>>> 2007年第5期

奥利尔先生

作者:[美]彼得·斯拜克




  纳兰馨/编译
  
  14岁那年,我被送往位于康涅狄格州的的切希尔学院读书。那是一所专门为家庭有问题的男孩子开设的寄宿学校。我之所以被送到这里读书,主要是因为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有酗酒的恶习。正是她的这一恶习拆散了我们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父母离婚以后,我和母亲一起生活,照顾着她。直到有一天,已经八年级的我所有的功课几乎都不及格时,我的父亲和一位中学校长才决定把我送进一所以体育教学见长而且训练严格的寄宿制学校,这对于让我远离我那酗酒的母亲来说,应该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方法了,并且他们认为这所学校也许能够给我提供一个从高中毕业的机会。
  在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典礼上,最后出场发言的是一位身材魁梧且体型臃肿的男子。他长着双重下巴和粗壮的脖子,看起来就像是耶鲁大学的吉祥物“牛头犬”似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我们学院的纪律检查组长——弗雷德·奥利尔先生。他早年在耶鲁大学读书时曾是一名泛美橄榄球运动员。那天晚上,当他挪动他那庞大的身躯走到话筒前开始讲话时,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屏气凝神,等待着他的发言。坐在我旁边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压低嗓子,悄声地对我说:“小子,告诉你,今后可千万要当心这个人,最好别让他看见你,不论是过马路还是在干别的什么,总之千万别让他知道你的存在。”听他这么一说,我的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
  奥利尔先生那天的讲话虽然很简短,但却掷地有声,每一句话都相当有分量。他强调说:“在我们学院里,决不允许有下列现象出现!我希望大家听清楚,我再重复一遍,决不允许走出校园,决不允许吸烟,决不允许酗酒,更不允许同镇上的女孩子们有任何的接触。如果有谁触犯了这些规定,那么,他就一定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不仅如此,我个人还要狠狠地踢你这个傻瓜、笨蛋!”
  果然厉害!怪不得那个高年级的同学要告诫我呢!正当我以为他的讲话已经结束了的时候,他却突然换了一种舒缓而又温和的语调继续说道:“当然,今后如果你们有谁遇到了什么困难的话,尽可以来找我,我办公室的门随时都向你们敞开。”正是他的这最后一句话,改变了他刚才给我留下的严厉、冷酷的印象,在我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并且改变了我的生活。
  校园的生活过得很快,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这期间,我母亲酗酒的恶习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了。她常常打电话到我的宿舍,也不分白天还是夜晚,也不问我是在学习还是在睡觉,她总是用那含糊不清的而且醉醺醺的语言请求我退学回家,和她一起住。她还赌咒发誓一定停止酗酒,并且要和我一起到佛罗里达去旅游,诸如此类。说实话,我爱我的母亲。对我来说,拒绝她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她的每一个电话都会令我心潮起伏,忐忑不安,我总觉得自己对她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悔恨与愧疚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我。我感到迷惘、感到困惑,感到寝食难安。
  一天下午,我们正在上一年级的英语课。而我则仍在想着前一天夜里母亲打来的电话。最后,还是亲情战胜了理智,我只觉得心头一紧,鼻子一酸,眼泪顿时像泉水一样夺眶而出。于是,我泪流满面地站起来,请求正在讲课的老师原谅,让我离开教室一会儿。
  “你要出去干什么?”老师惊讶地问道。“我想去见奥利尔先生。”我啜泣着回答。同学们一下子都愣住了,一个个吃惊地睁大眼睛看着我。
  “彼得,你做错什么事了吗?说出来,也许我能够帮助你。”老师暗示我说。
  “不!谢谢您,老师,我想现在就到奥利尔先生的办公室里去。”我坚持说。当我离开教室的时候,萦绕在我脑海里的只有那句话:“你们尽可以来找我,我办公室的门随时都向你们敞开。”
  奥利尔先生的办公室位于学院教学主楼大厅的出口外边,门上镶着一面大玻璃,人站在外面就可以看到里面的一切。通常,只要有人触犯了学院的规章制度或者是犯了其他什么严重的错误,他随时都会把他们“请”进他的这间办公室,然后“砰”地一声关上门,放下窗帘。从他的办公室旁边经过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他在里面严厉的喝斥声:“昨天夜里有人看到你和另一个家伙还有镇上咖啡屋的女孩子躲在消防站的后面吸烟!我以前怎么跟你们说的?!”哦,天哪!看来,那个倒霉的“蠢驴”这下要遭殃了。
  那天,当我神情沮丧地来到他的办公室门口的时候,门外已经有一排人在那里等候了(无论何时,他的门口总会有一排人在那里等候批评)。那些男孩子犯了各种各样的错儿,正垂头丧气地坐在那里。当我加入他们的队伍时,一个男孩问我做错了什么事。
  “我什么也没有做错。”我说。
  “那……那你疯了吗?傻瓜!”他惊奇地睁大了眼睛,不相信地看着我,嚷道,“你来这里干吗?还不赶快离开这儿!快点呀!”
  但是我实在不知道我应该去哪儿。
  终于,轮到我要进去了。那扇玻璃门打开了,奥利尔先生出现在门口。我正好可以直视到他那严厉的双重下巴。我紧张起来,身体也有些颤抖,我感到自己简直太愚蠢了。但是我又近乎痴狂地预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已经把我推到了这个校园里最令人敬畏的人的面前。我抬起头来,无助地、凄楚地看着他。
  “你到这儿干什么!?”他不分青红皂白地厉声喝道。
  “是……是这样的,奥利尔先生,”看着他那紧绷着的、严肃的脸,我有些害怕,嘴唇竟打起了哆嗦,“我记得在开学典礼上,您曾经说过,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难,尽可以来找您,您的门随时都是敞开着的。”
  “噢,进来吧。”像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一样,他的语调突然降了下来,声音也变得柔和起来。他向我指了指旁边的一把绿色的扶手椅,示意我坐下,然后放下了门上的帘子,走到桌子后面,坐下来,注视着我。
  我抬起头来,看着奥利尔先生,开始向他讲述我的故事。才讲了几句,泪水竟不听话地顺着面颊恣意地流淌下来。“我的母亲是一个嗜酒者,她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她喝醉了酒就给我打电话,她想让我停学回家陪伴她。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很忧虑,很害怕。奥利尔先生,请您不要以为我是疯了或者是个白痴。”
  说完,我难过地把头埋得低低的,“呜呜”地开始痛哭起来。此刻,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只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被上帝遗弃了的孩子,而且正处在黑暗与寒冷的角落里。因此,我竟然没有听见这个身材高大的、曾经是运动员的人已静静地从他那张桌子后面走了过来,站在了我这个坐在绿色大椅子里兀自哭泣的小男孩的身旁。
  接下来,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真是一个奇迹,一个由上帝通过人类创造出的奇迹中的一个:奥利尔先生把他那宽厚的手掌轻轻地搭在我的肩头,而他的大拇指则停在了我的脖子上。
  然后,我听见这个曾经令同学们望而生畏的、严厉的人温和地对我说道:“小鬼,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和感受。你看,我过去也是个酒鬼。我很愿意尽我的所能来帮助你和你的母亲。今天,我就让戒酒协会的朋友跟她取得联系。”
  顿时,我感到奥利尔先生的话仿佛是黑夜里的闪电,为我照亮了前进的旅途,我看到了希望。我知道事情正在朝好的方向转变,而我也不用再害怕、忧虑了。其实,刚才就在他把手搭在我肩头的那一刹那,我就感到自己遇见了上帝、基督和摩西,而听了他的这一席话之后,我更加觉得真诚、希望和爱对于我来说第一次变得真实起来,我仿佛能够看到他们,感知他们,而且,对于周围的每一个人,我也满怀真诚、希望和爱!
  从那之后,我总是很虔敬地到他那里去报到,每周一次。而每当吃午餐的时候,只要我从他的餐桌旁经过,他就会飞速地朝我瞟一眼,并且友好地眨几下眼睛。嘿!真棒!有谁能想到校园里那位最让人畏惧的人竟然变成我秘密的朋友,而且还是如此温和地、细心地关怀我、照顾我?我感到骄傲、自豪,激动的心儿也仿佛在快乐地翱翔!
  无论什么时候,每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他,而他——奥利尔先生,则总会在那里耐心地等候……
  (摘自《师道》2007年第3期)
  ■责编:熊春阳 插图:姚腊远
  (本文编号: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