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半月依旧照乾坤

作者:周 王




  清乾隆年间,江西萍乡人刘凤诰进京应试,考中了第三名进士。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皇帝在放榜前,要亲自会见新科进士,并进而殿试,然后才以御笔点出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刘凤诰相貌平平,小时候贪玩,伤了一只眼睛。殿试时,乾隆皇帝看到他的相貌,心里有点不愉快,本想取消他的探花资格,但又怕被议论“以貌取人”。于是,特出一联,试试他的真才实学。乾隆皇帝的上联是:
  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诰听了,知是针对自己的相貌出联的,立即对道:
  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皇帝听了,又惊又喜,因为下联的意境深远,说明刘凤诰不但有文才,而且更有抱负。一时兴来,又以四方星辰为题,再出上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诰马上对出: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皇帝心花怒放,喜上眉梢,欣然命笔,点他为探花。
  《老残游记》里,曾写到老残在游山东济南大明湖时,十分赏识的一副对联:
  三面荷花四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你知道这副对联的作者是谁吗?原来就是他——江西萍乡才子,独眼探花郎刘凤诰。这副对联,只用了四个数字,以及“荷花”“柳”“山色”“湖”寥寥数字,便把济南的特点、大明湖的秀丽,展现在人们面前,真是出神入化,鬼斧神工,足以证明刘凤诰确实文才不凡。
  (摘自《中华对联故事》)
  责编:蔡兴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