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一根教鞭

作者:祁中伟




  说它是教鞭,其实它只是一根报废的电视天线.但在我手中,它比专业教鞭更具备特殊的内涵。多少年来,这教鞭伴我左右,沾满我手心的汗水,见证着我与学生共同成长。它像一把锃亮的小锤。不时轻轻敲打我的心灵,指引我加强自己的工作责任感。
  那一年,我18岁,饱含火一样的热情。编织着七彩绚丽的梦,来到这个鄂西的乡镇小学,被安排担任二年级班主任、教数学。也许是童心未泯的缘故,我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叽喳喧闹、淘气稚嫩的班集体,除上课之外,其他的时间,总是和这群小不点儿混在一起。
  转眼过了三年,我与学生们建立了亲密无间的感情。其间,一个叫王兵的小男生跟我关系最“铁”,他聪明、有主见、号召力强。课余成了我不可或缺的小帮手。我挑选他担任班长兼数学委员。每天负责统计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交给我批改。课余我教他打篮球、乒乓球。不久,在乒乓球台上,我竟成了他的手下败将,这让他欣喜不已。
  一天早自习后,班上一名调皮、不爱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向哲,跑到我办公室门口大声对我说:“老师?王兵昨天晚上的作业没做。”要是换了别人来,或许我能相信几分,但是一个不爱做作业的学生来“举报”一个出色的班长、数学委员,哼,谁会拿他的话当真?我白了他一眼,说:“大概昨天晚上的作业你又没做,恶人先告状来了吧?”向哲见我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又急急地补充道:“是真的,不信你自己去看,我的作业做了。”上课铃响了,他一溜烟跑了。上完第一节课后,我把王兵叫到办公室,让王兵把自己的家庭作业送来我看,没想到他跑去教室却半天没有回来。我跟到教室一看,见王兵正极不自然地在书包里乱翻腾。于是,我静静地在一旁等待,最后还是没有等到希望的结果。中午放学后,我把王兵带到了宿舍。让他对今天的事情做出解释,僵持沉默了许久,他也不愿正面回答。我把准备午餐的餐具和餐票往桌上一放。说:“没想到老师这么信任的人,居然这样不相信老师,连半句真话都不愿意讲,我还有什么心情去吃饭呢。算了,这午饭我不吃了。”见我态度坚决。一副不迭目的不罢休的样子,他最后只好支支吾吾地说:“我没做。”“几次了?”“一个多星期。”顿时。我只觉脑袋“嗡”地一下,懵了。我站起来,坐下去,走过来,踱过去。在他跟前,高高地举起右手想狠狠地抽他一巴掌,又缓缓地垂下。我生气一个我如此信赖的学生竟然愚弄我:我懊悔自己工作的疏忽,怎么会对一个10岁的孩子如此信任,如此放手。那天,我没有一点食欲。买来的饭菜让王兵吃,他也不吃,只是一个劲地流泪。
  第二天清晨,我在操场上锻炼,远远地看见王兵站在乒乓球台旁朝我这边张望。等我走近后,他急忙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昨天的事我错了,对不起。回家后我把事情跟妈妈说了,妈妈让我把这个给你,如果我敢再犯错的话,请你用这个抽我,这比棍子结实。”说完,递给我一根报废的电视天线,那神情颇有廉颇“负荆请罪”的味道。
  我把天线捏在手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到现在,我还在课堂上用这根天线挥舞着、画着美丽的弧线。虽然它一直没有履行王兵赋予它的“惩罚”犯错学生的职责,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教育中,哪怕是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也有优点;哪怕是表现最好的孩子,也不能缺乏管束。
  (作者地址:湖北省襄樊市第二十中学邮编:44l003)
  责编:陈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