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适时点拨胜过一味启发

作者:李 桃




  【教学案例】
  人教版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例2教学片段。
  教师播放一分钟内某条道路上通过的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四种车辆的动画。让学生分小组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接着根据记录完成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20分钟后,来的车辆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生A:可能是轿车。
  师:为什么?
  生A:因为轿车比其他三种车跑得快.所以20分钟后最有可能出现的是轿车。
  师(感到有些意外,但随即又恢复平静):车辆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与车的速度有直接关系吗?请坐.再好好想一想。
  生B:20分钟后最有可能出现的是面包车。
  师(有些疑惑):为什么?
  生B:因为刚才你播放的动画中最先出现的就是面包车,所以我想,20分钟后它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师:你再想想,20分钟后出现的车和首先出现的车有必然的联系吗?
  生C:是货车,因为……
  5分钟过去了,教师有些沉不住气了。
  师(加重语气):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哪一种车的数量多?
  生:轿车。
  师(强调的语气):那么轿车与其他三种车相比谁出现的可能性大呢?
  生:轿车。
  师(追问):那么20分钟后最有可能出现的是什么车?
  生:轿车。
  教师如释重负。接着向下进行教学。
  【反思】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学习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初看起来,似乎这位教师做到了这一点。对于要探究的问题,不是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是指名一个一个地回答,通过一步步细心地引导、启发.最终解决了问题。但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尽管学生的回答和思考角度多种多样,但当学生进入思维的误区时,教师仍是一味地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把自己置身于学习活动之外,最后实在不行,就将学生的思维硬拉到课前设计好的思想轨道。在教师的强烈暗示之下,学生似懂非懂地说出了答案。(课后调查了十几位学生,证明的确如此。)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在上这节课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一番启发,效果不太理想。于是教师就顺手从粉笔盒里取出不同数量的四种颜色的粉笔(红色的最多),用手把它们掰开,混合放在一个盒子里。问:“你们说说老师随手从盒子里取一只粉笔,最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生:“红色的。因为红色的粉笔多,所以取出的可能性大。”教师趁机追问,“那么大家想想,这一题中哪种车数量多?20分钟后谁最有可能出现?”,问题迎刃而解。特级教师的成功之处在于不是一味地启发,当学生思维受到限制,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对其进行适时的点拨,从而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切忌一味追求形式,时时、处处皆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适时的点拨.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向,帮学生找到解题的途径,寻找到跨跃障碍的办法,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地址:安徽省灵壁县浍沟中心学校 邮编:234226)
  责编:熊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