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1期

美国的公立天才学校

作者:李 茂




  美国第一所专门为天资卓越的学生开办的公立学校于今年8月22日举行建校庆典,美国教育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与会了庆典仪式。
  这所名为内华达戴维森学园的学校坐落在内华达大学里诺校区,于8月28日正式开学,一开始只有39名10~16岁的学生。
  学校为每位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教师将根据他们各学科的学习进度和水平进行指导。尽管大约一半的学生都来自当地的里诺市,但也有不少家庭为让孩子就读这所学校而举家迁入那里。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我们必须更快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参与竞争做准备。这也是布什政府发起‘美国竞争力计划’,借此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加强数学与科学教育的原因。”斯佩林斯部长说,“戴维森学园将在这方面带头,用更高难度的课程挑战学生,为他们在大学和职场取得成功增强力量。”
  近两年来,无论从美国的各大报纸头条,还是从布什总统的国情咨文中,都可以感受到美国人对于本国竞争力提升乏力的担忧。而戴维森学园的创办,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担忧的反映。
  “对于天才教育,联邦政府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一个也不落后》的重点是让所有学生达到最低标准,但大多数天才学生却没有得到提高的机会。确保这些孩子获得必要的支持对于提高国家的竞争力非常重要。”戴维森学园的创办者之一鲍勃·戴维森说。
  根据美国的一本《天才教育手册》,大约有一半的美国天才学生(约150万)因所学课程不具挑战性而未能发挥自身潜力,而高中辍学生中被测试出属天才一类的多达20%。
  “目前这种‘一种模式适用所有人’的教育对我们最聪明的学生不管用。”戴维森说,“戴维森学园的学生将依靠他们自己的才智与创新,为推动州和国家的进步,确保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有资格进入戴维森学园的学生,除了所有学科的学习成绩均达到初中或高中水平外,智商或大学入学考试(SAT或ACT)成绩的百分比排名必须在1%真可谓“千里挑一”。
  “在戴维森学园,如果学生在几周或一个月之内就掌握了一个学期的课程内容,他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继续往前学。”学园的另一位创办者简·戴维森说,“我们给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让他们有机会比在普通学校学得更快、更深入。”
  此外,依托内华达大学,学园的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学习一直延伸到大学和研究生层次,他们可以跟大学教授一起搞科研。
  “我们的校园是培养这些年轻人的理想场所。”内华达大学教务长、常务副校长约翰·弗雷德里克说,“我们力争让所有学生都取得卓越成就,珍视学园首批学生的聪明才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大学的师生都迫切地期待这批聪颖超群的年轻人的到来,并将为他们提供新的学术挑战。”
  学校创办者戴维森夫妇曾是教育软件商,于1999年建立了一家全国性的非盈利机构——戴维森天才发展研究所,专门致力于促进美国的天才教育,地点就在里诺市。他们在2004年曾共同出版了《被拒绝的天才:如何不再浪费我们最聪明的年轻头脑》一书。
  鲍勃·戴维森说:“总体而言,美国的天才学生要实现他们的潜能,需要获得更多的支持与指导。我们最有天赋的理科学生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学生比起来,仍然排名倒数,而美国大学颁发的博士学位仅有39%授予了美国本土学生。”
  为促进美国天才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戴维森天才发展研究所还开展了评选“戴维森研究员”的活动。获得“戴维森研究员”称号的孩子都是在科学、技术、数学、音乐、文学以及哲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奇才,年龄都在18岁以下,他们将获得1万~5万美元的奖学金。
  在今年评出的“戴维森研究员”中,一个16岁的青年研究出了新型抗癌药品的配送制度;一个17岁的青年发展了数论中一个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于密码技术后能更好地防盗;还有一个17岁的青年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改进了药物诊断。这些小研究员展现出了成为美国下一代创新领袖的潜能,他们的成就似乎证明了对天才少年进行特别培养,引导他们参与解决社会最棘手问题的必要性。
  每个戴维森小研究员为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能力,推进自己的研究,都能够寻求有效帮助。他们的成就是“通过寻求导师的帮助,家人的强有力支持,以及个人的勤奋刻苦取得的”,鲍勃·戴维森说。但不幸的是,并非每一个天才少年都得到了应有的支持。而戴维森学园的创办,则为这些少年带来了福音。
  根据戴维森天才发展研究所的计划,未来几年戴维森学园将逐渐扩大办学规模,并在内华达大学校园内建立永久校址。
  (摘自2006年8月16日《中国教师报》)
  责编:子丑 插图:陈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