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1期

习惯了有博客的日子

作者:阿 汤




  2004年2月,经网友的介绍,在动力博客上申请了“阿汤教育网志”,从那时起,我就成了一名“博客”,开始经营自己的网志。2005年1月,我把网志搬到了海盐教师博客,改名为“阿汤的味道”。
  我尝试着用别样的方式来感悟教育,体验快乐。大量反映学生生活、学习的日志,在自己的笔下诞生。让我在博客的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
  就这样,我一步步走来,一点点积累。渐渐地我感觉到博客成了我与大家交流的平台,博客成了我成长的动力,博客更成了我生活的一种习惯。
  
  写作——记录人生轨迹
  
  在写博客的日子里,我是快乐的,因为文字烙上了我对工作的印记,记录了我对生活的回忆,更留下了我对人生的思索。
  为了积累,我开始不断地看书,去领略名家、大师们的经典。在阅读中,我欣赏着,我感动着,我思索着。于是,在很多时候,我心中涌起了一种冲动,一种想要表达我的思考、表达我的情感的冲动,把它写下来,就成了一种最好的方式。
  于是平时挤时间阅读,并用笔来促进自己的思考。朴素的文字是积累经验的第一手资料。
  Blog让我走出了狭隘的空间,拥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思考——点燃智慧火花
  
  在体验Blog的过程中,我在自省,我在进步,懂得了如何提高自己。平时把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充满生命气息的故事记录下来,故事中蕴含的教育智慧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我走进课堂,研究课堂,激活课堂,想方设法引导孩子们去说去做,在倾听的过程中指导他们,鼓励他们不停地问“为什么”,不停地说“我发现了什么”。我把这些对课堂的思考写成随笔,时刻提醒自己,让学生拥有一个快乐的、知识的课堂。
  我走进每一个孩子的生活,记录他们的学习生活,他们时而聪明,时而另类,时而特别,时而忧伤。我细心关注他们的每一个细节,带着一种希望,在记录中审视,在记录中研究。
  不经意间我发现,教育可以用案例来完成,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改变。
  
  回复——共享生命思想
  
  看帖、回复,是共享生命思想的快乐。回复,让大家的思想在互动中得到触发,获得进步,享受快乐。
  网友的回复给了我思想的启迪。
  在《心理“补偿”》这篇日志里,网友“忙客”这样回复:不歧视学生,不另眼相看一个学生,就需要我们老师的善变。及时地调整自己,在严格与宽容之间选择合适的策略,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忙客”的回复让我感到作为一个老师,要真正了解孩子,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调整好自己严格和宽容的尺度。
  网友的回复增强了我回复的动力。每次读博客、看博客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正是这回复,萌生了我写博客的力量,孕育了我对教育的思考。
  于是我写了一篇《Blog带给我写的快乐》,随即就引起了反响。很多网友对文章进行了回复,这又给了我更多的鼓励和自信。
  回复,不断地提升着我的思考能力,真正让我感受到博客在促进自我反思,开展广泛交流,拓展学习路径,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和生命质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引领——促进专业成长
  
  博客让我结识了更多的人。海纳、小小包、黄利锋、唐丽……我们一起谈学生,谈教学,谈教育的发展。我们彼此关心着,鼓励着,成长着。
  在Blog上,我可以与名师对话,与专家交流,与同行切磋。面对面的接触,心与心的沟通,让我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让我更专业地思考我的教育。
  习惯了有Blog的日子,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Blog。读读别人的文章,写写自己的心得,思考自己的教育。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我的博客,久而久之博客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的习惯,一种感悟教育的习惯。
  博客,让我品尝了快乐;博客,改变了我的思想;博客,更丰富了我的生活。BIog带给我思考,带给我发现,带给我分享,带给我成长。虽然这一过程是艰辛的、苦涩的,但我却快乐着我的博客!
  (荐自《上海教育》2006年7~8月合刊)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