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0期

阅卷忆趣

作者:夏传寿




  六七月份,是考试、阅卷的大忙季节。每到此时,我总会想起第一次参加高考阅卷的往事……
  十年动乱后的1977年,全国第一次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因刚刚拨乱反正,受时间、教材、考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考试不便在全国统一进行,而由各省市单独组织安排。
  我们安徽省集中在芜湖农校统一阅卷。笔者当时在皖南山区广德县誓节渡中学任高中语文教师,有幸被抽调参加这一神圣的工作。当时我虽教书已近十年,可参加高考阅卷还是头一回。心里的自豪感和高兴劲甭提有多高啦。妻子替我精心准备了行装,还花半个月的工资特意买了条毛料裤子给我换上。临走的那天,她挈女携子,送了又送,叮嘱了又叮嘱,惹得同事们笑话我,笑得我面红耳赤的。
  在阅卷场所,我见到了一些老朋友,又结识了不少新朋友。我们上班时间紧张地阅卷,茶余饭后轻松地交谈。
  一天,理化组的老师告诉我们,他们今天改到一份卷子,上面一个题也没答出来。不过这位考生倒也颇有自知之明,自己已在卷子上画好了一个大鸭蛋,画得阴阳面分明,立体感很强。更有趣的是鸭蛋旁还题了两行字:
  阅卷老师辛苦了,送个鸭蛋来慰劳。
  又一天,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在一份卷子上发现了一首打油诗:
  小子本无才,老子逼我来。考试干瞪眼,鸭蛋滚滚来。
  此诗一经发现,即被迅速传开。有的教师还欣然命笔,和诗凑趣。现录其韵者二首,以飨读者诸君:
  其一《答某考生》
  小子尚有才,无才写不来。回去好好学,明年重新来。
  其二《阅卷有感》
  老朽本无才,头头逼我来。若无好酒菜,明年不再来。
  光阴荏苒,转瞬已逝去二十多个春秋。其间,本人不知又参加过多少次多少种的阅卷工作,又耳闻目睹过多少件多少类的奇闻趣事。虽然不少已经忘怀,可1977年的那第一次高考阅卷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我时时告诫自己:一定要把十年蹉跎岁月所造成的损失夺回来,一定要多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高良荐自2006年6月18日《教师报》)
  责编:叶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