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9期

速算奇才

作者:柯永亮




  20世纪初,英国某计算器厂家的销售员为了吹嘘一种新型产品,对围观者说:“现在我们要它算出23586×7283的结果。”话音刚落,站在旁边的一个叫艾特克的数学教授脱口答道:“171776838。”销售员气得几乎昏倒过去,因为艾特克的答案既快又正确。事实上,艾特克不仅精通数学原理,还在少儿时代就因速算而闻名。
  像这样的速算奇才世界上还有不少,他们拥有至今科学无法解释的神奇计算能力。19世纪美国天文学家萨福尔特特别善于速算,9岁时他就能利用一种新的计算日蚀的方法排出日历。10岁那年,别人要他计算两个15位数的乘积,他只用58秒就得出了正确答案。
  法国医生特列格尔德在其《智力缺陷》一书中,记载了一位阿尔芒蒂耶尔精神病医院的病人弗列里,他的心算速度快得惊人。一次,12位数学家向他提出一道问题:“你有64个盒子,先在第一个盒子里投放一粒种子,而后依次在每个盒子里投放2倍于上次盒子的种子。问64个盒子一共装多少粒种子?”弗列里未加思索便答道:“18446734073709551615。”
  这道数学题,就是用在他死后10年才出现的计算机来解答,也没这么快的速度。
  也许最出名的速算奇才是阿拉格。他原名罗苗·谢苗罗维奇·列维吉,1883年生于俄国,从小酷爱数学。他在巴黎大学数学系就学时,由于支付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一位教授建议他表演速算才能,并给他取了个响亮的艺名——阿拉格。
  1908年,阿拉格首次登台亮相,他可以在1分钟内心算出4位数的平方,1分半钟内求出一个12位数3次幂的平方根,还能以同样的速度求出4位数的立方值,因此获得“计算魔术师”称号。
  人的神奇计算能力从何而来,目前科学还无法解释。科学家的看法是:这与大脑里的“计算机”功能相关。除了天赋外,他们往往还有一些巧妙的计算方法。但要了解他们的头脑是如何进行这些深奥计算的则非常困难。这就像要解开棋手的记忆之谜,或解析作曲家创作音乐的才能一样费劲。
  (高良荐自2006年6月20日《周末》)
  责编:叶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