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奇特的春联

作者:田大金




  “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这是一则民间谜语的谜面,谜底是“春联”。此谜既写出了春联的对称特点,也写出了春联的祝颂内容,堪称佳谜。
  古往今来,人们写春联,贴门对,总是些吉祥如意之言,祈祷祝颂之语。但也有与此相反的奇特春联,现辑录数例,与君共赏。
  清代浙江宁波有位著名的老中医范文甫,写过两副这样的春联:
  但愿人常健;
  何妨我独贫。
  何必我千秋不老;
  但求人百病莫生。
  无独有偶,清末湖南湘乡兼开药店的老中医,每年春节都在自己的药铺大门上贴上一副奇特的春联:
  只要世间人莫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
  这两位老中医在辞旧迎新之际,不求自己富贵康宁,却祝愿别人健康幸福,其精神令人敬佩。
  明末清初,安徽有位名叫陈淡然的秀才,刚正不阿,一生潦倒。有年春节,写了一副直抒胸臆的春联:
  功名、事业、文章,今岁已无望;
  嬉笑、悲欢、怒骂,明年可再来。
  清代乾隆年间,安徽桐城有位乡村理发匠吴鳌,能诗善对。有一年春节,他贴了这样一副春联:
  半门茅屋栖身,站由我,坐亦由我;
  几片萝卜度岁,菜是它,饭也是它。
  这两副春联,寄悲愤于幽默之中,构思奇特,泼辣大胆,读罢令人深思。
  (钟应平荐自《民间对联故事》2006年第2期上半月版)
  责编:欧阳小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