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多样性的法国教育

作者:杨 讴




  亚历山大德尼职业高中位于巴黎近郊的凡尔赛,是一所培养航空器材维护和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普通职校。走进宽敞的教室,只见一排排学生在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教室不远处则是一座偌大的机库,里面摆放着5架小型飞机和十几个活塞发动机,原来这就是维修操作间,几名学生在教员的指导下正紧张地鼓捣着。校长加尔奇亚告诉我们,学生除了接受理论和实际培训外,还定期到空客这样的企业实习。法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根据需求参与学校课程的设置,同时国家还规定学生到企业实习不仅免费,而且公司必须按照一定比例缴纳教育经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法国的职业教育有中等和高等之分,后者相当于国内的高等教育,最高可获得博士学位。法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机构为职业高中,学生学习与某一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可以获得职业能力证书和职业学习证书,持有这两种文凭者既能直接就业,也可继续进行某一较高级别的职业培训,通常学习两年,毕业时参加职业会考。法国现有35个专业的职业会考文凭,此文凭教学与职业市场联系紧密,学生毕业后能很快找到对口工作。此外,法国还有很多短期培训中心,专业分得很细,其教学计划与内容由专业人士设计,紧密联系企业需求,学生每年都必须在企业实习,其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级技术员。由于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法国职校的毕业生都是“成品”,进入企业立刻就能派上用场。
  当我们来到蒙塔尔纪市农业高等学院时,学院院长卡特里娜女士自豪地说:“这所院校很早就与中国进行过合作交流,邓小平先生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曾在附近的工厂工作过。”随后她向记者介绍了法国农业教育的特点:法国农民的数量少,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主要归功于农业教育的普及。作为农业大国,法国农业产量与产值在欧洲名列前茅,农业教育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法国的农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无论从职业技术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徒培训到成人教育均由农业部直接管理。在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农业学校十分重视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学校的农场或生产车间,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生产劳动;还定期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这使学生们可以较早地接触农业及食品生产领域和经济领域,便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卡特里娜院长特地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内宽阔的农场和畜牧养殖场,并强调这些都是提供给学生实践劳动用的,产品全部就地处理,绝不外销。在校内的一个拖拉机维修车间,一群身着工作服的法国学生正在议论着什么,记者走上前与之攀谈起来。原来他们大都是获得农业职业能力证书的当地农民,在该校短期农机维修培训班进修。二十岁出头的克里斯蒂安就是其中之一,他笑着说,他打算经营父亲的农场,并已经在市农业高等学院拿到了农场管理高级技师文凭,“如今来这里参加培训,就是为了学点农机技术,降低农场管理成本。”看来,获得相应的技能文凭已成为法国农民在农业领域里施展拳脚的敲门砖。
  法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历经演变已成为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体制之一。法国高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育方式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首先是教材不断翻新。任课老师将世界近期本领域内取得的最新进展编入教材内。可以说,教材年年都不同。其次是课堂上由任课教师选择重点和难点讲解,而不一定涉及全部的内容,相当多的内容要由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学习。第三是课堂上采取对话和讨论的方式教学。法国的高等教育分“宽进严出”和“严进严出”两种,前者指各类综合大学,特点是不收学费,面向大众,在综合大学学习的学生约占全国大学生的90%。后者是高等专业大学,中文译为“大学校”,是专门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这类院校入学门槛很高,学校的条件非常好,一些知名学校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政府和大型企业担任要职,这是普通大学根本无法相比的。被誉为“工程师摇篮”的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就属于这类高校。在这所风景秀丽的高等学府,不时能看到来自清华、复旦、武大的数十名中国学子在这里刻苦攻读,尽管学业繁重,并历经严格的淘汰,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自信的笑容。家住北京的乔阳告诉记者,自己来法国快两年了,这里的教学方式与国内有很大区别,受益匪浅。
  (摘自2006年4月5日人民网)
  责编:子丑插图:陈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