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美国学校如何帮家长省钱

作者:袁晓明




  两会期间,教育收费问题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外,学校也应想尽办法为家长节省教育开支。
  前两天,国内的侄女所在的小学帮公司向学生推销乐器,由于学校的强力推荐,家长们实难推托,好在侄女的姥姥毅然离开现场,才没有买来根本无用的乐器。在美国生活多年,我发现类似的现象在这里很难发生。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在美国公立高中上学,另一个在读小学。这学期,我的大女儿参加了他们高中的歌唱团。这周末,女儿所在的歌唱团要向公众推出一台精彩的歌剧。学校除了提供剧场外,全部的费用包括灯光、布景、服装等全部要由歌唱团自己承担,单服装一项,每个成员就要花几百美元。
  两个月前,负责学校歌唱团的老师把我们这些家长都召去开会。当谈到服装等费用时,老师说,最容易的做法当然是让家长们写几百美元的支票了,但不愿那样简单地去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学校已经帮助联系到价格最优惠的服装店,一套服装只需150美元。此外,学生和家长可以帮助销售歌剧晚会赞助单位的商品,比如面包购买卡,利润可以用来补贴服装费,去年就有学生没有花一美分在服装费上,全用利润支付。
  除了服装费外,家长们还成立了临时的歌舞晚会筹委会,负责晚会的灯光、布景、卖票等事项,根据各自的特长,承担不同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晚会的开支筹集资金。由于将有几千人观看晚会,因此,晚会的节目单上可以卖出不错的广告价位。
  歌唱团的所有学生和家长都要出去卖广告。我女儿去了不少小商店推销,我也到孩子的牙医诊所帮助卖节目广告,并成功地卖出我们家承担的第一份广告。当然,其他学生和家长也都积极工作,至今天,歌剧晚会所需的全部资金都已筹集到手。
  我为女儿能参加高水平的演出感到自豪,也同时感谢学校为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着想。在学校的组织下,学生和家长们一起努力不仅节省了开支,而且让学生接受了课堂内难以得到的教育。
  对于我和太太来讲,我们很高兴能帮学校做一些事情。
  当然,国内中小学也不必照搬美国的具体做法,但完全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荐自2006年3月6日《新京报》)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