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女儿眼中的张中行

作者:陈 洁




  采访手记:老实说,我并不忍心采访张中老。不忍之一,长者宜静养,不耐俗世中人横加扰乱。而人间最堪伤者,“美人迟暮英雄老”而已,所以周作人念念不忘“寿则多辱”。以景慕之心,见衰弱之人,相见实不如不见,此二不忍。
  但我到底还是去了,为了一次精神朝圣。踩着医院长长的走廊,依稀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邂逅先生的文字,说老北大的衣食住行、奇人异事,文气散淡飘逸,平和中庸,惊为天书。后来,在中华书局的一次会议上,第一次见到先生,他已垂垂老矣,却是雅达如故,记得他的轻言细语,好似怕惊扰了他人一般;记得他把饭吃到最后一粒,碗如洗过一般干净;记得他与人说话必要站起身来;还记得他长得出奇的耳朵——在佛教中,这每每是高僧大德的表征。
  再后来,在电话中听先生言,才知道他的软语温言也可作狮子吼,才知道他于慈眉善目之下,对人间还有“决不宽恕”的怒目金刚,对人生还有断不回头的决绝。听他坦言平生憾事,听他婉道人间百态,才知道,必要谙熟透了方内,才能真的超然方外。
  先生到晚年(80岁上)才“暴得大名”,人称“老旋风”,竟至今不衰。古人有言:仁者寿。诚哉斯言。人寿文亦寿。
  今天的先生静卧床上,身体各个器官都运转正常,他却固执地滴水不沾,像辟谷的高僧。张老的四个女儿,张静、张文、张采、张莹,轮流看护在侧。在照顾老父亲的间隙,她们零星地说到了父亲——
  
  父亲的人生:
  平淡中有坎坷
  
  父亲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他的名字有点来历,本来的学名叫张王睿,他的字“仲衡”是小学老师刘秀才给起的,是《尚书》的典故:“在王睿玑玉衡,以齐七政。”北大毕业后,他去掉“仲”的人字旁,“衡”字中间的鱼,减缩成了张中行。其实“中行”两个字也是有典故的,《论语》说,“不得中行而语之,必也狂狷乎”,还有《易经》的“中行无咎”,父亲还刻过这方闲章。
  父亲的人生经历总的来说挺简单的:年轻时一直读书;北大毕业后在贝满女中等学校教书;40年代,他还帮巨赞编过《现代佛学》杂志,后来巨赞出国了,他就代主编工作。《现代佛学》就是现在的《法音》,中国佛教协会的刊物。建国之后,他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待就是近半个世纪。
  父亲在“文革”中吃过一些苦。父亲虽然出生清贫,却被定了个“富农”成分,开始是跟随单位的人一起发配到安徽的凤阳干校劳动改造。还挨过批斗,因为他夜里看星星,别人说他是想变天。还有一次是挑水的时候把水桶掉井里了没捞上来,是破坏“抓革命,促生产”,还有他喜欢唐诗宋词,不钻研红宝书,也挨过批评……
  1977年,父亲终于回京。80多岁时,我们才想起他在人教社工作了几十年,怎么都没分房子,这才去要。于是在燕园分了一套三居室,很普通的,用父亲自己的话说,只有“顶棚一张,墙四面,地一片”。在这之前,他一直跟张文家一起住,都想不到向单位要求什么。不过,单位对他也是蛮好的。
  
  父亲的教育:
  身教重于言传的家教
  
  对我们来说,父亲的身教重于言传,他对我们的教育是西方式的,完全自由开放,甚至放任不管。他从来不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我们读几年级他都不记得。我想,要是我留级了估计他都不知道。在家里,他和我们非常平等,大家都很自由。
  父亲很重情。他1936年跟母亲结婚,“过起了用小煤火炉做饭吃的生活”。父亲总说母亲人好,忠厚善良,能忍耐。他们的感情很深。父亲写过一句诗,“添衣问老妻”,大意是他吃饭不知饥饱,老妻不给他盛饭了,那就一定是他已经饱了;穿衣不知冷暖,老妻没有给他添衣,就说明他是暖和的。他们就是这样的彼此相爱,生活和谐美满。母亲去世后,我们一直瞒着他,说母亲在医院里。前几天他自己人在医院里,还跟人说,他出院后还要写散文出书,挣稿费给妻子看病用。
  要说起他的善良,故事就多了。有一次他的一个同事被偷了,很难过,父亲知道后,就给了他被盗金额的一半,说,就当是我们两个人都被偷了。我还记得父亲有一次抱了只猫回来,说它被丢在外头怪可怜的。回到家才想起,要是这猫原来有主人,找不到怎么办,于是又赶紧出去贴条,说一只什么什么样的猫在谁家。这样的事常常发生,我们家养过很多流浪猫呢。
  对猫尚且如此,对人就更不用说了。父亲对人很好,有人总结说,他是对朋友热情,对保姆客气,对子女严厉。对于向他索字、要签名、要书的人,他不但来者不拒,还常常自己装裱好了才送人。他常常上午写字,下午题款,说是“还文债、字债”。不但如此,他还帮别人向启功、金克木他们索墨宝、要签名,金克木一般不给人签名的,他就把笔硬塞到人家手里,命令他“签”!可是他从来不为我们向别人索墨宝,他自己的字也不给我们,他说他是天生的左撇子,字写得并不好,但别人向他要,他不能拒绝。久而久之,我们也知趣了,不找他求字画,所以到现在,我们家都没有什么名人字画。
  曾有中学生给父亲写信,说很喜欢他的书,但是没钱买。父亲认为他很诚实,就把书寄给他。他这样给很多人寄过书,他常说,人家是我的读者,肯花时间、花钱看我的书,应该感谢人家。但也有人寄了钱来,说买不到他的某一本书,要他代买,他就很生气,说我又不是卖书的,把人家的钱退回去了。
  父亲做人很实在,也很节俭,出去吃饭总要打包。他有些言论,我们从别的渠道知道后都会很吃惊,比如唐老鸭(唐师曾)回忆有一次父亲考他,说根据联合国统计,女人的平均寿命比男人多5岁,为什么?唐老鸭答不出来,父亲就自爆谜底,“为了让男人死在自己女人的怀里”。他曾说过“从一而终是社会的要求,不是自然的要求”,还曾把婚姻分成“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四类,我觉得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是说不出这样坦荡率真的大实话来的。
  父亲的古文造诣很深,反正他写的很多东西我们是读不懂的,但是父亲一点都不老朽。我们小时候和读中学的时候,他常常给我们讲自然科学知识和爱因斯坦的故事,带我们认星星。我们现在还记得,父亲说宇宙是“有限无边的”,我们都觉得很难理解,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到老了还关注新事物,跟得上现代科技,比如1999年世纪之交的时候,“千年虫”说得很厉害,他就挺在意的。他还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欢书法、喜欢收集砚台、喜欢考古、喜欢戏曲,还喜欢喝点小酒。他在北大张文家里住的时候,常去圆明园散步,总会带一些小石头什么的回来,洗干净了,在上头写上字,磨一磨作砚台用。别说,还挺漂亮的。我们出门就发现不了这些瓦砾石头。
  
  父亲的思想:
  教育的成功在于让人不信
  
  父亲常说,教育的成功就在于让人不信。外界对他的评价很多,什么杂家、学者、语言学家,但他认为自己首先是思想家,因为他一生清醒、不糊涂、不盲从,或者说,就是不信,凡事都存疑,就不容易受骗。他曾告诫年轻人要“多念书,少信宣传”,还推荐罗素的《怀疑论集》。他说自己是罗素的怀疑主义与康德理性主义的结合。
  父亲一生都很怀念大学生活,他总说老北大比新北大好,因为老北大让人疑,新北大只让人信。我们家三代一共有8个北大人,但除了他,只有小女婿一个是学文的。
  父亲做学问的面很宽,但主要从事的是文史、语言研究。自大学高年级起,他就对人生哲学感兴趣,一直思考,后来专门写过本《顺生论》,就是他对人生总的看法,他说那是他花力气最大写的一本书。
  说到民族的优劣性问题,父亲曾提出过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把一个无辜的人绑起来,让别人可以随便打,打了白打,看有多少人会动手。残害同类的是糟糕的民族,只有宁肯自己挨打挨骂也绝不打人骂人的,才称得上优秀。
  父亲平生的理想很简单,他自己曾说,他一不做官,二不发财,就是希望做点学问,看点书,写点书,安安稳稳地过小民适然的生活。
  
  (荐自2006年2月25日《中华读书报》)
  责编:叶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