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比大学还贵的幼儿园

作者:苏 婧 何丰伦 苏晓洲




  幼儿园收费赶超大学 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沈女士有个3岁的女儿,前段时间升入海南武警总队幼儿园中班。入园时,沈女士为女儿交了2650元的报名费。看到别家的孩子都在上“特长班”,她也给孩子挑了个“舞蹈班”报名,每月120元,算上入园后陆续再交的各种费用,沈女士估计这学期至少要花3500元。“这还算便宜了,孩子入园第一学期我花了将近5000元!”沈女士说。
  海南武警总队幼儿园是海南省示范幼儿园,硬软件设施在海口都算出色。沈女士当初是“货比三家”后才选择了该园,但高昂的护理费、课本费、牛奶费……让她十分怀疑其合理性,“仅牛奶费一项今年就收900元,平摊下来每天10元,相当于在市场上买4盒250ml纸盒牛奶!一个3岁的小孩每天竟然要喝这么多、这么贵?”
  虽然觉得荒谬,沈女士还是选择接受,“没办法,到处都是这样,有的幼儿园还收得更高。”
  沈女士的遭遇在海南可谓典型。海南省价格监测中心近期一调查报告显示:海口中等幼儿园收费比同类省城高出一倍多。其中,接受监测调查的海口几家中等幼儿园每年收费都在5000元以上,一些幼儿园外教班每年学费甚至高达上万元。而在其他中等消费的省会城市如南宁、贵阳、西宁、郑州等中等幼儿园,每年收费只有两千元左右。
  记者采访发现,广西、湖南等省区的幼儿园收费现状也不容乐观。湖南省长沙市的易女士将孩子送进一家幼儿园后,每学期交纳的费用包括:学费2800元,英语、小主持人、舞蹈三个“特长班”收费共400元,这还不包括外出活动临时交纳的各项费用。而在长沙其他一些称不上“贵族幼儿园”的地方,有些“特长班”每学期收费甚至高达300至500元。娃娃们上一个学期,家长不出个4000至5000元读不下来。
  不少家长抱怨,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学费竟如此之高,普通家庭难以承担。如今,上大学每学年学费收4200至7000多元,而要想把孩子送到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每年要花6000至10000元。这些幼儿园收费比大学还高,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经济学硕士陈亮说:“幼儿园收费不但直追大学,更是一般高中生平均收费额的2至4倍。如此收费,让很多家庭难以承受,提前入学或者委托长辈陪护,成为这些家庭的唯一选择。”
  
  不“贵”则“亡” “市场化”高收费引发争议
  
  幼儿园为何收费这么多?海口一些幼儿园负责人解释,该市90%以上的幼儿园由社会力量出资办学,如果不收取相当的费用,根本无法收回投资或不能维持正常运转。
  据了解,海南省现有幼儿园708所,属公办性质者不足8%,享受财政拨款者更是屈指可数。
  目前,经海南省物价局审批确定收费标准的幼儿园只有3家。省物价局2001年批准的海南省机关幼儿园收费标准为:保育费、杂费、管理费、修建费每人每学期共收1640元。海口市机关幼儿园2005年关于这四项收费的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学期共计910元,海口市中心幼儿园2002年的收费标准也如是。
  海口市物价局收费管理科有关负责人介绍,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按市场运作,通过市场调节;公办幼儿园则由物价、财政部门确定收费标准。目前,尚未有幼儿园申请更改收费标准。但家长们普遍反映,各家幼儿园实际收费已大大超出政府所定标准!
  广西民族学院学者郑维宽认为,幼儿园收费高涨,与2001年幼儿教育领域的社会化风潮不无关系。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国家投入极低。教育部“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资料”显示,国家拨款的经费仅占幼儿园教育经费总数的1.3%左右。全国幼儿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只有128元,与其他非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差距很大(中等专业学校为2368元,高中为1412元)。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曾永舰认为,近几年来,国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学前教育,大批幼儿园借名“优质优价”的收费政策,一些私立幼儿园出现“高标准、豪华型、高收费”的倾向,利用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巧立名目开设“特长班”,硬件设施贪大求豪,收费标准“重心”不断抬升,有些公立幼儿园也打着改革的旗号亦步亦趋,将收费上涨到每月上千元的水平,,造成幼儿园收费普遍攀升。
  
  高收费与低质量 尴尬的“性价比”
  
  如果高收费能换来高服务,人们也许不会对幼儿园有太多不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今年2月21日,海南风翔幼儿园被曝购买涉嫌盗版的教材误导孩子:“红灯亮了行人就可以过马路,绿灯亮了行人就停下。”引发家长强烈投诉。有关部门随后抽检,被抽查的一些幼儿园所用教材也全是盗版。此事在海南轰动一时,幼儿园再度成为被诟病的对象。在湖南和广西,也有家长反映孩子入幼儿园后体质变差、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发挥、教材和教学手段陈旧、老师根据学生家长远近亲疏搞“区别教育”。不少群众不留情面地指出,一些幼儿园的收费水准高,可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却仍在低水平徘徊,套用一句流行语,就是“性价比”太低!
  据海口市有关部门透露,海口90%以上的幼儿园属于民办,幼儿园的规模大小也不一,队伍参差不齐,给政府在管理上造成难度。
  公办幼儿园情况也不乐观。海南省直属机关幼儿园园长黄美琼介绍,海南公办的骨干、示范幼儿园大多失去拨款被推向社会,各市县公办示范幼儿园绝大多数只有差额财政拨款,幼师基本无编制,只能挤占中小学教师编制。这些都让公办幼儿园很难真正起到骨干、示范作用,幼师队伍素质也受到影响,难以不折不扣地贯彻幼儿教育规程和幼儿教育发展纲要。
  记者在幼儿园参加一次家长座谈会时,听到家长们一面抱怨收费高,一面互相安慰:等上了小学就熬出来了!在这种社会心态下,很多家长早早将孩子推进小学,或干脆放弃让孩子接受幼教。据统计,海南省3岁到6岁学龄前儿童入园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村学前教育阵地更是普遍缺位,许多乡镇的幼教至今一片空白。
  
  “黄金阶段”亟待黄金教育
  
  据了解,幼儿园收费高现象并非海南等地个别现象,国内其他省市也很普遍。如何改善幼儿园现状,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
  湖南幼儿教育专家姜云枢认为:“其实,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要求并不多,只要孩子过得安全、快乐。至于什么设施、什么内容对小孩是必需、必修的,家长并不是很清楚。”
  姜云枢特别强调,0-6岁是人生成长的黄金阶段,选择一所环境、设施、师资优良的幼儿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大。幼儿园营利的弹性很大,环境成本可高可低,师资水平差别也大,孩子的伙食更有三六九等,所以有的私立幼儿园每学期只收200多元却依然办得下去。建议家长最好仔细考察,根据自家收入水平选择不同档次、不同收费标准的幼儿园。
  特色教育实际上扼杀了幼儿教育的多面性和普及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幼儿园为了维持运转或获取暴利,开办所谓的特色班,对幼儿进行某种技能的强化训练。这不仅忽视幼教的社会职能及公益事业作用,也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相悖。因为幼儿时期的教育效果,主要表现为隐性的、滞后的、长期的效果,具有终身发展价值。而一些强化训练不仅对幼儿智力发展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反而会降低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甚至造成求知欲、自信心的下降。
  幼儿园收费的规范和调控管理是幼教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目前,海南教育部门正在对幼儿园级别进行评审,重新确定省一级园、二级园、三级园,届时将按幼儿园所属等级确定各家幼儿园收费标准。众多家长也呼吁幼儿园应公示收费项目及标准,接受社会监督。
  一些专家认为,幼儿教育事业具有教育性和社会公益性,政府对幼儿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要加强教育部门对经费的宏观调控能力,对有困难的幼儿园给予扶持,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的幼儿园要给予政策倾斜。
  
  (摘自新华网)
  责编:熊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