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一张数学考卷

作者:李勇明




  新学期开始,我来到一所新学校,一直教语文的我被学校安排教六年级数学。
  整天跟一些枯燥的数字符号打交道,一点都不像语文那么生动有趣。更糟糕的是,这个班数学奇差,第一单元考试,全年级七个班,我们班考了个倒数第一,平均分才56分。
  数学不像语文,“恶补”一阵子“强记”一段时间,成绩就可以提拉上升。数学课嘛,公式定理一大堆,环环相扣,一旦落课掉队,想要提高成绩,简直比登天还难,整个叫人没脾气。
  我一面跟进度讲课,一面加塞儿给学生复习三年级以来的概念和规则。吭哧吭哧就到了期中复习,我累了个半死,学生却还是三个字:没味道。期中考试,全班的成绩“止跌”,却依旧“涨幅不大”。
  怎样把数学课上得有味道?怎样把学生的心带进教室?教语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喜欢我上课时的幽默风趣,一到数学课上,我怎么就变了一个人,讲解比那些数字更单调,神情比那些公式更死板?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开始尝试把一个个枯燥的算式编进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里,把一个个刻板的定理加到一个个好玩的游戏里,把一次次上台演算变成一场场竞技比赛……于是,我的数学课上开始有笑声,有了玩乐。我为学生的一次正确计算击掌叫好,为学生的一点进步深为感动……
  期末复习的时候,我给学生出期末自测题。写完所有题型后,我才感觉题目难度不小,许多题目都暗藏“杀”机。万一学生被难住了,没了信心,那可怎么办?我决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提示,于是,我在试卷前面写下四个字:用“心”考试,并在每种题型前面都加一句话——
  填空题:用心填一填,小小问题难不倒你;选择题: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眼睛;计算题:细心算一算,数字管家我来当;应用题:静心想一想,告诉自己我能行;智力题:费心搏一搏,数学行家就是你!
  想不到,这次难度不小的考试,全班的成绩却比以往的考试普遍提高了二十几分!
  期末考试时,我特意在黑板上写下了前次复习测试时的几句话,并依次用红笔画上了一颗心,两颗心……五颗心。
  这一次期末考试,我班打了个翻身仗,全班平均成绩名列全校第一,连第一次只考一位数分数的同学也出人意料地考了个及格!
  一张试卷,既要考知识,也要考心智——这是我的考试新发现,也是我的教学新主张。你赞同吗?
  
  (作者地址:江西省永新县芦溪乡古竹小学 邮编:343400)
  责编:欧阳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