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出人意料的作业

作者:徐向红




  身为教师,我一直骄傲地认为:为人师,我无愧。可是,万万没有想到,那一次,我的学生用他的行动、用他手中的笔击碎了我的骄傲。
  记得是在一次考试后的周末,我布置了一篇课外练笔,要求学生以“考试”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周一,作文本收上来后,我按例清查了一下,发现有两个优生未交作业。上语文课时,我严厉地批评了那两位同学,并要求他们第二天补交上来。这一切在我看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马上面临初三升学考试,而重点高中的入学率是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当然也是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所以在教学中,初三教师的教学对象不知不觉发生了偏移——关注优生,对差生自然而然也就放松了要求。
  第二天,出现了让我始料不及的情况。被我批评的两位同学补交作业时,另一位没被我点名批评的差生竟也交来了作业。在我接过他本子的一刹那,疑窦丛生: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平时经常不交作业的他怎么也补交了?
  可是,批改他的作文时,我不禁汗颜。他在文中这样写道:“起初我为老师没点到我的名字而暗自庆幸,以为老师无意中漏掉了我。可是当我冷静下来想想,才明白老师是放弃了我。我也准备这样回敬老师,不理睬老师的作业。可是我想到自己即将毕业,这样下去会毁了我自己。于是我决定:自己尊重自己。”在文末,他又写道:“真高兴,我战胜了自己,经受了一次思想的考试!”
  学生作文中的字字句句如钢针般扎着我,我的脸红了,我的头沉重得抬不起来,心也直往下坠。我为自己以前那种理所当然的做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教师,我真的能对每个学生说“我无愧”三个字吗?每当我送走一届届学生,让他们去接受更高的教育时,我得意:“我是称职的。”每次年终总结时,我都满心欢喜地回顾一年的工作,心安理得地接受同事的褒扬,我欣慰:“我是优秀的”。可是,面对学生的作文,读着他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我真惭愧了:为人师表的我居然在干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蠢事!也许,他只是这十几年来无数被我挫伤积极性的学生中的一个。但他勇敢地站出来,挑战了我的歧视,挑战了我功利性的教学思想,并给我写了一个大大的“!”。
  我心情激动地给他写了批语:你用自己的智慧、意志经受了一次战胜自我的考试,也给老师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老师感谢你!同时也为你喝彩!老师相信:像你这样的不甘落伍者,只要信念坚定,一定能后来居上!在此,老师也向你道一声:对不起!
  写了这一行评语,我的心方踏实了一点,轻松了一点。我也深知,“对不起”三个字分量太轻,它怎能抹去由于我的忽略而在学生心中投下的阴影?它怎能抵消我这十几年来给学生心灵上带来的伤害?所以,我得感谢我的学生,若不是他的“敢言”,我也许会继续认为“优胜劣汰”是必然规律;继续认为“抓尖子生”才能造就优秀老师;继续忽视那些渴望得到我的关爱与帮助的学生。我得感谢我的学生,是他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关爱应该顾及每一位学生,不管他是天才还是弱智,我们都应该把爱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
  
  (作者地址: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莲花湖中学?摇?摇?摇邮编:430100)
  责编:叶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