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教育部要求重点院校停办专升本等12则

作者:佚名




  教育部要求重点院校停办专升本

  教育部近日下发通知指出,从今年起,“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办普通专升本教育。此举是为了加强对试办的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本科教育的管理。
  通知指出,除了上述院校之外,从今年起,各地普通专升本教育的招生规模要严格控制在当年省属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的5%以内,并纳入国家下达的普通本科总规模内。此外,要严格普通专升本学生的学费标准,各高校不得借专升本的名义进行高收费、乱收费。
  通知还指出,自2006年起,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不得单独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各省(区、市)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本省(区、市)高职(专科)招生计划的5%。五年制高职教育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第四年)的学生规模应纳入国家确定的各省(区、市)当年高职(专科)招生计划内。各地安排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的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本省(区、市)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的5%。
  (摘自2006年2月16日中国新闻网)
  
  中央财政将新增1254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日在介绍中国教育“十五”发展和“十一五”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有记者问,教育部门通过什么措施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合理分配?如果地方出现了资金缺口怎么办?
  周济表示,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未来5年各地及中央财政将新增义务教育经费至少为2182亿元,在今后2182亿元当中,按照现在的安排,中央财政将要承担1254亿元,地方财政(包括东部)一共是928亿元。
  周济指出,把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证范围,分项目、按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分担。不管是哪一级财政,都要按照当地财政的经济情况千方百计地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转,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要单列、要优先保证。
  (摘自2006年2月28日人民网)
  
  福建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在2006年新学期开学之际,福建省政府作出决定,对全省340多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杂费。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方彦富说,福建实行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的对象为市区、县城城区以外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中小学学生,包括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福建省政府决定由财政补助6.42亿元,解决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所需经费,其中省级财政补助4.29亿元,各地承担2.13亿元。福建省财政已于春节前将免除学杂费所需经费预拨到位。此外,福建省还将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等。
  (金卫东荐自2006年2月11日《中国青年报》)
  
  西安今年起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阶段杂费全免
  
  西安市从今年春季开学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业户籍中小学生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按照陕西省政府颁布的标准,西安市非贫困县农村小学每个学生每学年免杂费190元、每个初中学生每学年免杂费240元;贫困县小学生免181元,初中生免233元。西安城3区及其他6区在城市中小学就读的农业户籍生,按照小学240元、初中300元的标准免除杂费。同时对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按每学年有效学习日240天计算、每天补助1.5元。西安市还将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课本费、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在相关辖区城市学校就读的,也与当地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金卫东荐自2006年2月7日《中国青年报》)
  
  四川今年起实行
  免费农村义务教育
  
  从2006年春季开学起,四川省一律停止收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信息技术教育费,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据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汪风雄介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能按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管费,寄宿制学生住宿费按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除此之外,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否则将追究校长和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
  (盛荣强摘自2006年1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
  
  海南7成中小学生
  免费使用课本
  
  从今年春季开始,海南省政府将为全省7成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据介绍,海南省此次免费使用课本的中小学生全部是公办农村初中、小学学生和部分城市贫困家庭学生。这意味着海南省将有超过89万名中小学生无需再交课本费,占公办农村初中、小学学生总数的71.55%,免费使用课本的学生比例比2005年增长28个百分点。海南省此次免除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课本费将需要资金7849万元,其中53%由中央财政补助,其余由海南省自筹。此前3年,海南省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课本的范围逐年扩大。2003年,免除9个少数民族市县贫困家庭学生的课本费;2004年,受惠学生范围扩大到全省所有市县贫困家庭学生;2005年,海南省再次扩大贫困学生补助面,并适当增加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生的安排比例,受惠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3%。
  (张艺生摘自2006年2月8日《中国青年报》)
  
  山西推行中小学教师
  全员聘任制
  
  在太原市率先打破中小学教师”铁饭碗”之后,2月14日,山西省教育厅表示:年内,山西省所有县市将全部完成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度。针对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临时代教”现象,山西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市要严格教师准入制度、资格认定制度和岗前培训制度,坚决杜绝城镇个别教师巧立名目有偿补课和农村个别教师擅自离岗雇人授课等问题。
  (盛荣强摘自2006年2月16日《人民日报》)
  
  湖北统一中小学作息时间
  
  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全省中小学执行统一作息时间,严禁学校随意延长教学时间、增加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严重违规者将会受到责任追究。文件要求,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5天工作制,春季开学后小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时20分,中学生不得早于7时50分。走读的小学、初中一律不准上晚自习。小学低年级不留课外作业,小学中、高年级课外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45分钟,初中课外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中小学不得以任何借口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科技文体活动每周不少于1课时。
  (陈梅摘自2006年2月17日《家庭百科报》)
  
  长春中小学出现国学热
  
  在网络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吉林省长春市的中小学生们,却开始对中国传统国学喜爱有加,纷纷走入各类国学讲堂,认真地钻研起国学。
  《弟子规》是长春市少儿图书馆国学讲堂汪玉老师的第一堂课。汪玉表示,孩子们的思想是一方净土,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而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传统国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而将《弟子规:孝》作为国学第一课教给学生,就是要让学生从小明白做人的根本: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据了解,目前在长春市,由吉林省社科联、孔子学会、图书馆等机构主办的各类正规国学讲堂有几十个,除了专门免费向中小学生讲授外,还有部分国学讲堂是为孩子和家长共同开设的。目前,长春市的很多中小学生,都可以熟练地背诵并解释《论语》等国学经典语句。

  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学生
  将与内地学生同等缴费

  教育部近日透露,从今年秋季入学开始,在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读的港澳学生,将执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同时,国家还将设立港澳学生奖(助)学金,并对招收港澳学生的内地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给予专项补助。
  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港澳办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表示,在同一学校、同一科研院所、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学习的港澳学生,与内地学生的学费标准一致;同等住宿条件下,住宿费标准一致。
  通知要求各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港澳学生的收费政策。任何学校和单位不得擅自提高对来内地就读的港澳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也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设立针对港澳学生的收费项目。
  为鼓励更多的港澳地区学生到内地学习,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设立港澳学生奖(助)学金,专项用于奖励、资助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 (摘自2006年2月15日中国新闻网)
  
  今年高考招生新增加分项目

  中国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与2005年相比,今年的规定新增加了几个加分项目。2005年曾规定,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的可以加分,今年的规定又对此进行了细化,获得省赛区一等奖和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均可以加分。
  新被列入加分的包括在“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中的受奖励者、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一二等奖者,以及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的获奖者。
  在2005年的规定中,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今年的新规定去掉“城镇”二字,把范围扩大到所有的退役士兵。
  在原有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一项中,有3种属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者,第三种是有违法犯罪行为。今年的规定去掉了这一条。 (摘自2006年2月23日中国新闻网)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预计将达千万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近日召开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说,2006年的高考报名人数预计达到千万。今年将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并使之制度化。
  据介绍,2005年全国共有867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504万。由于实施“阳光工程”,高校多项公开举措出台,2005年高考违规率降至万分之三点五,招生乱收费、违规录取和中介诈骗现象大幅度减少。
  面对即将来临的2006年高考,周济表示,必须继续严格执行“阳光工程”的“六公开”和“六不准”。“六公开”,即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全部公开;“六不准”,即不准违反国家有关招生规定,不准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准采取任何方式影响、干扰招生工作正常秩序,不准协助、参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织的非法招生活动,不准索取或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现金、有价证券,不准以任何理由向考生及家长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摘自2006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