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期

商店里的鸟巢

作者:王晓华




  这是我第一次在商店里看到鸟巢。它们是棕色或者黄色,是爱鸟的人们用树枝、粗草、麻绳编织而成,中间有出口,可供鸟儿自由出入。
  现在它们静静地在商店里停留,等待某些温柔的手将它们带走。买它们的人会将它们放在院子里或者路边的树上,静静地等待鸟儿进驻。长期居住在那里的鸟儿在旧屋毁坏之后,可以搬进这些新家。偶尔路过的鸟则会将它们当作客栈,在长途旅行的空隙甜蜜地休息。
  购买这些鸟巢的人绝对不会去掏鸟蛋,更没想过把鸟变成食物。他们购买鸟巢,是因为鸟也需要住所和家。在这样做时,他们也许没有想到过动物福利和生态主义等名词,但他们心中必然有温柔的感情在荡漾。能在早晨睡醒后听到鸟鸣,或在晴朗的日子看到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便是他们所期待的最好回报。即使鸟儿们住了一夜就飞走,他们也不会感到失落——来去自由的鸟才是幸福的。
  英国的许多商店都有这种鸟巢,购买的人有多少,不用计算,也会估量出来。这里的鸟儿有福了。
  望着这些鸟巢,我突然感到愧疚。我不但从来没有买过鸟巢,还在童年时代毁坏了许多鸟的家。在我的故乡,商店里现在还没有鸟巢卖,出售鸟笼的集市倒是很多。晨练的老人拎着鸟笼在公园里漫步,就算回归自然了。面对着这些可供鸟儿自由出入的鸟巢,再想想那些形同小型监狱的鸟笼,我不能不感到羞愧,不能不沉思。
  什么时候我们那里也能有鸟巢卖呢?我在英国叫培斯顿(Preston)的小城如是想,如是期盼。
  (摘自2005年第8期《读者》原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