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温家宝承诺两年内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等13则

作者:佚名




  温家宝承诺两年内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EFA)高层会议上表示,当前中国教育的三大任务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从明年开始,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学杂费。”
  温家宝强调,中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其中80%在农村。因此国家把每年新增的教育经费主要用在农村,用于农村新建中小学校舍和改造危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发展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温家宝强调:“我们重视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在广大贫困地区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并保证教师工资的发放。”
  (摘自2005年11月29日人民网)
  
  全面推行农村教师聘任制
  
  教育部首次发布《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逐步取消代课教师,全面推行农村教师聘任制,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任教。
  在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山区、高寒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代课教师还没有完全被取代。这些地区代课教师收入偏低的问题,真实地反映了不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合格数量不足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教育部将加强农村中小学的编制管理,全面推行农村教师聘任制。
  (张艺生摘自11月15日《中国民族报》)
  
  中小学重点班有望取消
  
  教育部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透露,《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于去年12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力争今年通过。届时,中国现行小学、初中的重点班将有望被取消。
  孙霄兵介绍,在《义务教育法》的修改征求意见中,很多人提议,以后不能再以任何名义在义务教育阶段编设重点班,也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特征给予歧视。教育部认为,不编设重点班的意见很正确。编设重点、非重点、快班、慢班,这样的分类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
  目前,经过国务院法制办修改最终定稿的《义务教育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由原来的18条增至95条。新增内容涉及到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建立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发展是修改的焦点。
  (摘自2005年11月28日中国新闻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设立
  
  2005年12月1日,联合国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设立。
  该奖项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出资,以中国政府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主要用于奖励在全民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具有杰出贡献的个人。该奖项每年由一个国际专家委员会评审后产生两名获奖者,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每年在国际扫盲日(9月8日)即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颁奖。孔子教育奖从2006年起实施,首期为5年,每年奖金总额为15万美元。获奖者可获得奖金、证书、奖牌和一次到孔子故里山东济宁考察的机会。
  (摘自2005年12月1日《中国教育报》)
  
  首都教育界推“阳刚计划”
  
  目前,北京市基础教育战线尤其是小学,男性教师所占比例甚少,比如东城区小学任课男老师仅有13.1%。“这已经比2003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东城教委副主任马杏芳说,“但是孩子的成长需要七彩阳光,因此小学教育不仅需要女性的细腻柔美,也同样需要男性的阳刚之气。”
  为了吸引更多的男性青年走进中小学校园,东城区还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比如优先考虑男教师、在职培训中给予更多政策等。“我们的目标是,争取让男老师在中小学所占比例达到50%。”东城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说,“因为,加大男教师的比例对于推动新课程教材改革,增加学校的活力大有益处。”
  (摘自2005年11月13日人民网)
  
  沪教科书拟禁网络语言
  
  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修改稿)修改了办法(草案)中“汉语文出版物、学校教育教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的规定,明确“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
  在审议办法(草案)时,市人大法制委认为,汉语文出版物种类众多,包括期刊、图书、电子出版物等,期刊、图书这类出版物针对其读者群使用一些网络语汇也是可以的。但是,教科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对语言文字使用有示范和规范的重要作用,应当禁止其使用“PK”、“MM”、“恐龙”、“粉丝”等网络语言。
  (摘自2005年11月25日中国新闻网)
  
  济南建成“微型”希望小学
  
  11月9日,全国最小的希望小学在济南市海拔最高的小山村张夏镇余盘村落成使用。
  由于余盘村地理位置偏远,这所新建成的“长清龙箭希望小学”只有1名老师和12名学生。“微型”希望小学是利用5万元的社会捐助款建设的,经过200多天的紧张施工,新校舍建筑面积仅108平方米,包括一间大教室和一间教师办公室。
  由于师生人数太少,这所学校原本并不符合希望小学建校标准,但考虑到余盘村地理位置偏远,村里的孩子如果到山下的学校上学需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经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特批,这所希望小学才破格建设。
  (盛荣强摘自2005年11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澳门特区将实施15年免费教育
  
  澳门特区政府决定今年在教育范畴加大投入资源50%,最迟在2009-2010学年实施15年免费教育。
  澳门特区中华教育会会长黄枫桦希望,特区政府除了继续加大投入资源外,当务之急,还须切实采取减轻教师负荷过重的有效措施,为提供教师有更多进修和备课的空间创造有利条件;为鼓励和吸纳优秀人才终身从事教育,保证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资格与专业发展,以政府行为促成颁布教师职程。
  据悉,今年特区政府还将免费教育下延至幼稚园一、二年级;发放幼儿至初中杂费津贴;2006-2007学年取消杂费;每位高中生获津贴5000元等。
  (摘自2005年12月11日中国新闻网)
  
  香港两大学下学年内地扩招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可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北、四川、山东、辽宁、湖南、河南、陕西、海南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7个省区市招收在高考中成绩优异的学生,下学年将增加云南、贵州及江西3个省。两校已被国家教育部列入国家第一批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可在内地招收本科生的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均表示去年在内地的招生成绩相当理想,其中不乏高考成绩在所属省市名列前茅的优异生。据悉,单是中文大学上学年就已招收了200多名内地本科生。
  (摘自2005年11月28日中国新闻网)
  
  十所小学将试用美国版本的科学教材
  
  明年秋季,全国10所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将试用美国版本的科学教材,这10所试用该教材的实验小学分布在深圳、北京、武汉、吴江、重庆、天津等地。
  据悉,试用的美国版科学教材课程面向儿童的科学和技术,简称STC课程。该课程是一套小学科学教材系列,为1-6年级的学生设计了24个单元,每个单元由若干活动组成。24个单元覆盖了四大主题领域: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和技术设计。STC教学材料包括教师指导用书、学生活动用书或笔记本、配套工具箱。目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已经开始落实STC教材的中文化和本地化编写工作。
  (盛荣强摘自2005年11月2日《新华日报》)
  
  普通话教育成荷兰中文教育主流
  
  多年来,荷兰中文教育一直以粤语授课。随着近年一些以普通话为惟一教学语言的中文学校的出现,一些老校也逐步缩小粤语班规模,甚至完全过渡到使用普通话教学。与此同时,不少粤语家庭也乐于将子女送到普通话班学习。据中国驻荷使馆的一份针对19所中文学校的调查报告显示,普通话班的总数量已经超过粤语班。在完全没有普通话语言环境家庭中的孩子也能讲很好的普通话,说明荷兰华人对普通话教育的重视。普通话教育正在赶超粤语,成为荷兰中文教育的主流。
  (摘自2005年11月15日中国新闻网)
  
  《生命教育》系列教材出版
  
  中国内地第一部“生命教育”专业教材——《生命教育》系列教材日前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生存技能,从概念推出到课程实施,在欧美国家已有多年历史,其教材和理念渐趋成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我国内地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开课后尚无专门教材可用。
  中国青年出版社花3年时间编写的《生命教育》系列教材共分9册,授课对象为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以“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宇宙”四大模块体现了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通过这一新兴课程,学生可认识到生命不只在“学习”,还要“发展”成一个能了解自我、尊重他人、欣赏不同文化、珍爱自然万物、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人。
  (王永飞摘自2005年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吉大45名“博导”“下岗”
  
  吉林大学“博导”选聘改革中,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下岗”的45名“博导”涵盖了吉大所有的8个学部,年纪最大的59岁。导致他们“下岗”的原因是科研项目数量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
  自2005年4月末至11月初,吉大对全校所有“博导”进行了重新选聘:不设岗位数,只按理工农医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制定选聘标准,达标者都有机会在新一轮聘任中成为“博导”;不达标的现任“博导”必须“下岗”。
  “博导”除了代表一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外,更代表了一种很高的荣誉,是高校教师中除院士外身份最高的象征。“博导”的桂冠一旦戴上就很难取下,形成了事实上的“终身制”。吉大的此次改革,因此被认为是对“博导”终身制“堡垒”前所未有的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