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

老师的那些故事

作者:柳永忠




  哭着讲故事的老师
  
  小学一年级时教我的那位女老师虽然早已经不做教师了——到后来我才知道她当时只是代课老师——但却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留在我们好多同学的记忆中。同学见面的时候,只要说起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说起她,大家都清楚地记得她姓吴,都记得她是个很会讲故事的老师。
  吴老师是从大城市来的知青,教我们的时候,她老公在城里上班,她就把她的一个儿子带在身边,我们上课的时候,吴老师就把儿子安顿在讲台边。吴老师的儿子虽然比我们小多了,但总是非常乖地坐着。那孩子之所以那么乖,除了吴老师教育有方之外,更重要的是,吴老师在教了我们一会儿拼音以后,总会给我们讲故事。我记得吴老师总喜欢讲那些比较悲凉的故事。究竟讲了哪些故事,现在已经不记得了,但在我的印象里,好像故事中总有善良的妈妈被地主逼死,或者年幼的孩子被饿死这样凄凉的情景。吴老师讲故事总是很动情,声音和表情都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我们喜欢听吴老师讲故事的重要原因。讲到伤心处,吴老师的眼泪总会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有时自己就哭出声来了。每当这时,吴老师的儿子就会跑上讲台,一边给妈妈手帕,一边一个劲地劝妈妈别哭。而我们这些一年级的小不点,竟然很多都会跟着吴老师一起流泪。可惜的是,吴老师教完我们一年级就不教我们了,后来我们才知道,她随她老公到大城市里去了。当时,我们真的非常非常想念她,真想让她一直教我们,一直给我们讲那些叫人流泪的故事。
  
  亲自写板报稿的老师
  
  现在想来,我喜欢写文章,其实是从读初一开始为班级出黑板报开始的。而之所以会从出黑板报开始喜欢作文,是因为从初一开始,我们的板报稿都是由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马老师亲自写的。升入初中后第一次出黑板报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天放学后,马老师让我和几个同学留下来出黑板报。马老师来之前,我们去别的班级转了一下,见他们都拿着班主任给他们的报纸或课外书开始誊写了。等我们转了一圈回到教室,马老师还没有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拿了几张纸来到教室。他把纸分发给我们,让我们开始誊写,自己则回办公室做他自己的事情去了。我们几个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惊叹道:那纸上不是马老师的笔迹吗?难道这些文章都是马老师自己写的?因为有这样的怀疑,因此我对那天誊写的文章印象特别深刻。我誊写的那篇文章的题目是《吃辣酱的启示》,文章的梗概我还记得:作者以前不喜欢吃辣酱,因为他总是担心受不了辣的刺激。但看到父亲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作者忍不住尝了一下,想不到辣酱中难得吃到的豆腐干粒和小虾米使他渐渐喜欢上了辣酱。由此作者想到了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没尝试前总是很怕,一旦尝试,将感到其乐无穷。其他同学也觉得他们誊写的文章很精彩。黑板报完成以后,我们都问马老师文章是不是他写的。从他的笑容中,我们隐隐找到了答案。当然,以后黑板报出得多了,我们就知道这些稿子都是马老师写的。我们还知道马老师在教我们以前是公社党委秘书,还听说马老师的文章曾经发表过。
  马老师教我们初中三年语文,黑板报的稿子当然没有被他垄断。没过多少时间,我们自己的文章也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班级黑板报。现在想来,这也是马老师一开始亲自写板报稿的初衷吧。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当时那个班级的同学,将来不管是考出去的还是留在家乡做生意或者当领导的,一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都相当不错。
  在课堂上吃早饭的老师
  师范时教我们文选的王老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主要是因为他有一次在教室吃早饭的缘故。那天,文选课的铃声响了,却不见王老师进教室。好一会儿,才看见他一手拿茶杯,一手攥着大饼油条,腋下夹着讲义走进教室。一进教室,他就连声跟我们说对不起。我们都很纳闷,王老师平时上课挺准时的呀。王老师看我们迷惑的样子,马上跟我们讲起了上班路上的“遭遇”。原来在上班的时候,王老师在摊上买好早点刚想吃,看见前面有个长发披肩的女孩。王老师当时二十多岁,用他的话表达,年轻男子看见漂亮的女孩总想好好欣赏一下。于是,他急着想赶上那女孩,好好欣赏一下她正面的形象。在与女孩并肩的一刹那,王老师将满怀希望的目光投向那女孩。谁知一看那女孩正面的形象,王老师本来想吃早饭的胃口都没有了,到了办公室还恶心了好一阵。因此,就只好把早点带到教室吃了。我们听了都哈哈大笑。不过,我们后来才知道,王老师是要在那堂课上跟我们讲与那个“遭遇”密切相关的文学知识。当时讲了什么知识,我已经淡忘了,但那个细节,我却牢记着。
  都说,在我们教师身上,有着诸多人物的影子,其中,曾经教过我们的老师的影子相对多一些。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真的是这样。比如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全身心地投入,教过的学生都说我是“情感型”的,课堂上激情勃发的样子总留在他们的记忆里。我想,这是不是受了一年级吴老师的影响呢?再比如,学生对我写的文章印象很深,教过的学生写信或者与我交谈的时候,总会说起我的文章或者与我的文章相关的故事,并告诉我,他们也很喜欢写作文。我想,我是否在学生面前重复了马老师昨天的故事呢?还有,很多学生都能说起我语文课上一些比较风趣的故事,这或许是王老师在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观念中烙下的印记吧。
  (作者地址: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 邮编:215164)
  责编:叶万军 插图:姚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