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为你的生活寻找意义

作者:陆小娅




  82岁的L阿姨坐在轮椅上,我刚一拥抱她,她就大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她觉得活着没意思。
  L阿姨的丈夫S叔叔刚刚去世,他们一起生活了62年。
  S叔叔和L阿姨是我的忘年交,多年前他们移居美国。L阿姨是位基督徒,尽管年老体弱,仍热心于教会的事情,并且有许多朋友。S叔叔是位雕塑家,他不善言谈,不喜交往,称艺术就是自己的宗教。
  L阿姨说,我一直以为先去的应该是我,没想到他却先走了,扔下我一个人。老人脸上写满了哀伤、孤单和凄楚。
  我问她:“如果您先走了,S叔叔会怎样?”
  L阿姨说:“他会特别孤独,因为他不像我有那么多朋友。哼,谁知道呢,也许他会再找个老伴……”
  “以S叔叔86岁的年龄和沉静的性格,还有你们62年共同生活的经历,您觉得他很容易找到您这样一个老伴吗?”
  L阿姨默然。
  “也许,上帝知道S叔叔很依赖您,知道他没有更多的朋友,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安排吧。”我说。
  L阿姨抬起头来看着我,慢慢地,就像河流汇入海洋一样,哀痛和凄楚变成了释然和平静。
  其实,我只是从维克多·弗兰克的书里照搬了他的方法。
  三联出版社出过维克多·弗兰克的两本小册子《无意义生活之痛苦》和《活出意义来》。在弗兰克看来,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的生物,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动机。他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神经症。如果说弗洛伊德时代的神经症主要是性挫折引起的,那么今天的心理问题则主要来源于生存挫折和彻底的无意义感。
  弗兰克由此发明了“意义疗法”:帮助当事人找出他生命中的意义。当然,生命的意义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甚至是因日而异的。
  对L阿姨来说,S叔叔的离世让她深感哀痛和孤单,但当她明白了,自己受苦就意味着S叔叔可以不受这份苦时,活着就变成了有意义的事情。
  有人曾问我,一个感觉不到痛苦的人是不是心理比较健康,我反问说,照此推理,傻子、“二百五”才是心理最健康的?
  心理健康的人或许更能体验到痛苦,只是他们能赋予痛苦以意义,这样痛苦不仅变得可以忍受,甚至能激发出生命的潜能,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
  弗兰克在失去了儿子之后,又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失去了“灵魂的儿子”——自己的第一本著作原稿。有一段时间,他一直在问自己“是否还值得一活”。有一天,他痛苦不堪地走在上工路上,破鞋子中是一双长满冻疮的脚。忽然,他产生了一个幻想,自己站在一间明亮的讲堂上,面对全场凝神静气的来宾发表演说,题目是“集中营心理学”。从那一刻起,他觉得自己受的一切苦难与煎熬,都变得有意义了。纳粹集中营成了他观察和研究人性的地方,他发现即使是置身于集中营中,人仍然可以保有人性的尊严,只要他不丧失自己内在的自由。
  今天,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生活在集中营中,但生命的意义仍然是一个问题。在弗兰克看来,忙碌而积极的生活,其目的在于使人有机会了解创造性工作的价值;悠闲而退隐的生活,则使人有机会体验美、艺术或大自然。至于既乏创意、又不悠闲的生活,也有其目的:它使人有机会提升其人格情操,并在备受外力限制的情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
  意义原来无所不在,全看你能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