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0期

触动心灵的作文

作者:远 村




  10年前,我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单调而又乏味。这里交通不便,去趟城里要走三四里的山路,才能看到一条弯弯曲曲通往远方的公路。慢慢地,我的心情开始苦闷起来,每天唉声叹气,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我四处托关系找路子,想尽一切办法要逃离这个闭塞的小山沟。
  由于心情不好,教学质量当然也就下降了。学生们私下里对我评价也不好。
  就这样带着一种失意的心情过了半年之久,我调动工作的事情还是没有半点着落。
  晚上孤灯独坐,面对一台根本收不到电视节目的黑白电视机,我摇头叹息。我拿出一张纸来发疯似地用笔在上面胡乱地画着。画了一会儿,我将笔重重地扔在一边。无意中,我随手翻开了一个学生的作文本,已经好久没有认真看过学生们的作文了。
  那是一篇普普通通的作文,作文题目是:我的老师。我有点诧异,我并没有出过这样的作文题目呀。我开始一字一句地读了下去。一句句恳切的话语像是用锤子敲打着我的灵魂,我震惊了。她说她能够理解老师来到这个边远小山沟里的心情。她在5岁那年去城里看过病,坐过长蛇一样的火车,看到过城里的高楼大厦。大城市里那种车来人往的繁荣一直深深地埋藏在她的心里。她做梦都想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她说这里已经来过3位语文老师,都呆了不到半年就走了,她希望我不要再走了,大山里的孩子们确实需要一个奉献的老师。她请求我能够留下来认真地教课,等她长大了一定也上师范,师范毕业的她就可以来接替我的工作。
  我一下子想起来了,这是那个个子瘦小的叫小丽的女生写的。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睛突然湿润起来。回想起这半年来自己的教学生涯,一种愧疚感使我深深地自责起来。我哪里有什么奉献的精神,一直是一种自私的心情在作祟。这个四年级的小女孩提醒了我,她说山里的孩子也需要老师,更需要一个有奉献精神的老师。而我虽然是这里的老师,却没有半点奉献的意识。想想自己也是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呀。
  那晚我想了很多很多,我决定还是暂时不要离开。我开始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情,找同学们谈心,积极地做班里的工作。我和他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变得听话起来。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我重感冒发烧,为了给我补养,王明明特意让他母亲给我炖了一大锅狗肉,我突然间感觉生活不再单调乏味,而开始充满快乐。那一个学期,县里统考,我教的班级,在全县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龚宝良摘自2005年7月5日《城市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