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9期

职业教育:城市发展的“秘密武器”

作者:佚名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把发展职业教育看作是提高国家或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柱。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和改革,正成为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紧迫课题。
  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战后西方经济的兴起而兴起,随着当今高技术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经济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已经认识到,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足够的能力和适应性。以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工作技能的内涵和水平,这就要求教育进行相应改变。变革,正成为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美国:为学生提供生涯指导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模式独具特色,为美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革,以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工作技能的内涵和水平,要求教育进行相应改变,帮助学生为适应这种新经济特征做准备;公众也要求为全国所有青年提供更新、更好的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变革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
  提高学术要求是当前美国职业教育的关注点之一。政府在职业教育中强调学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提高学术学习的标准,进而整合职业教育课程与学术学习课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实现职业教育面向所有学生提供了实施框架。
  加强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的联系与整合在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上由来已久,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下去。目前美国在建立中等教育向中等后教育过渡的体系上充分体现了灵活性与开放性,主要通过学分制、技术准备计划等途径实现过渡。
  加强生涯咨询与指导。生涯指导与咨询为学生们提供各种信息,包括高中课程的内容、生涯机会、未来成功需要的学术和职业培训的类型、与学生感兴趣的领域相关的中等后教育机会等,旨在帮助学生更理性、更好地进行继续教育和生涯选择。(许瑞泉、郑娟新、付雪凌)
  德国:为年轻人提供培训机会
  发达国家都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其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这在德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职业教育为战后德国迅速恢复并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被誉为创造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现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产业化和在传统经济上的应用、经济全球化及国际间竞争的日益加剧、欧洲一体化加深和扩展以及由此推动而逐渐产生的新的国际化分工,持续地影响着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当然也深刻地影响着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各种可能性。
  最近,联邦政府教育部门根据最新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份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报告提纲。其目的是通过改革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的机会,加强其实际操作技能,保障其具有国际竞争力,同时规定了各部门应承担的责任,提升职业教育系统的渗透性,以及加强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的合作。昔日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发展秘密武器的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有效调整。主要做法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就业;提高女性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拓展全日制职业学校的培训职能;加强职业学校和实习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倡终身学习,加强职业继续教育;建立职业教育委员会,加强协调。(朱晓峰)
  韩国:鼓励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
  韩国国土狭小,人口稠密。就在上世纪60年代,它还是一个资源贫乏、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然而在短短几十年中,它却迅速地实现了现代化,成为新兴经济发达国家之一。西方学者将韩国经济起飞的经验总结为:廉价劳动力+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我们习惯将这个近邻称为“太极虎”,那么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说就是使太极虎成为一条腾飞的亚洲小龙的有力之翼。
  进入90年代,韩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一定困难。尤其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出现了高通胀与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职教体系内在的一些缺陷也在这种大背景下日益显现出来,如教育对象前途不明确、招生存在困难、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区分培养出的技术人员的差别等。为解决这些市场与教育体制之间存在的冲突,政府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韩国商业教育学会会长李永镐将韩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总结为三点:(1)重视通过工业教育的合作方式实施职业教育,并鼓励就业者从事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2)要求对职业技术教师进行提高性的培训。(3)强调职业教育质量的培训课程应该着重于发展基本能力的宽基础的课程方法,而不是专门职业所需的窄基础的课程。(裴戌)
  
  (摘自2005年6月27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