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9期

教授与手机

作者:周文精




  教授是知名学府的教授。教授治学严谨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因此常被学校里的逍遥分子视为“四大名捕”之首。但教授谈吐儒雅,学识渊博,而且常常能把一堂枯燥无味的理论课结合实际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讲得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这样慕名来听课的外班同学逐渐多起来,原本能容纳200多人的大教室常常座无虚席。这一切教授看在眼里。教授觉得有这么多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就是对自己劳动的最大肯定,这也是作为一个教师最值得欣慰的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教授像往常一样拿着教材去教室里上课,只是脚步比平时急了点,因为马上就要到上课时间了。
  开始上课了,教授照样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一个问题讲到一半时,教室里不知谁的手机突然响了,打破了这份宁静,教授停顿了片刻之后继续讲解,但几分钟之后,又一手机铃声大作,教授的脸顿时严肃了许多:“以后大家上课都注意点!”之后教授仍继续讲课。大约过了10分钟,手机铃声再次响起,教授戛然止住,脸上写满了愤怒:“谁的手机要是再响,就马上给我滚出去!”教授一向以儒雅著称,但今天……
  其实这种现象在大学的课堂里已经很普遍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用手机似乎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更何况当今的骄子呢?手机简直成了他们手中的宠物。很多教师对此是见怪不怪了,但教授却不能接受。教授跟其他教师不一样,其他教师业务忙,自己也常在课堂上接听手机,而教授一心只把精力放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
  愤怒归愤怒,课还是要讲下去的。几分钟之后,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清脆的手机铃声再次在教室里响起,但这次同学们却清晰地听见铃声是从教授的身上发出来的,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教授先是一惊,接着双手迅速摸向上衣口袋。当掏出还在作响的手机时,教授看都没看一眼,就愤恨地一手把它甩到窗外的水塘里。在座的都被这一幕震住了,等回过神来,见教授已经开始继续讲课了,一个个才慌忙掏出手机,或关机,或调振动。
  教授其实是有点冤的,但教授并不想解释。教授本来是不用手机的,教授觉得没必要。但一次过生日,女儿买了一部手机给教授作为生日礼物,并帮教授入了网。女儿说像他这样一个堂堂知名学府的教授身上现在没有手机似乎也太那个了,女儿还说这样方便跟教授联系,平时问个好什么的……教授经不住女儿的苦口婆心,最终便答应女儿使用手机。使用手机的教授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平时上课都不带手机。但事情往往百密一疏,教授前一晚因写一篇论文忙得太晚,第二天早晨就有点睡过头了,匆忙之间竟忘了把手机拿掉。其实手机即使带在身上,教授一个月也难得接上几个电话,可那天偏偏……
  教授从此便不再用手机了,但还像往常一样上课。来上他课的人还是很多,课堂上常常是座无虚席。只是教授在课堂上再也没有听到过手机铃声,而且还听说那所知名学府其它课堂上平时“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从此也逐渐销声匿迹了。
  
  (马耀良荐自2005年第10期《微型小说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