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5期

性教育后的美国少年性行为

作者:佚 名




  政府提倡节欲学生更加开放
  
  正当布什政府在全美推广“未成年人节欲运动”,试图把节欲变成一种“时尚”的时候,布什老家得克萨斯州传来一份尴尬的报告:未成年人节欲运动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们在接受节欲教育之后,反而对“男女之事”愈发感兴趣了。
  
  实际效果太尴尬
  
  这项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事调查是得克萨斯州公共医疗卫生部委托该州的一所大学进行的。调查报告指出,得州所有中学都推行了性教育课程,但抽样调查的结果却显示,未成年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性活动更加频繁。
  报告显示,在该州9年级的13岁到14岁女生中,接受节欲教育前,有过性行为的占23%;而在接受节欲教育之后,有过性行为的比例却上升至29%。在10年级的14岁到15岁男生中,在节欲教育前有过性行为的占24%;但接受节欲教育之后,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上升至39%。
  参与该调查的普鲁特博士说,很显然,节欲教育并没有让孩子们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他说,联邦政府原计划今年在未成年人节欲教育上投入巨资,但这份调查报告出来之后,有关方面意识到,这笔投资还有待商榷。普鲁特表示,布什政府的节欲教育计划似乎太看重其政治层面的意义,而忽略了它的实际效果。
  
  教材内容不科学
  
  其实,早在里根执政初期,美国就开始推行节欲政策。到克林顿总统时期,这一政策得到了加强。当时的共和党还将这部分内容纳入福利改革立法中。但目前在美国一些地方,节欲政策的推行有点过火。
  最近有一份报告称,一些节欲教育计划,为了达到让中小学生节欲的目的,竟然夸大或歪曲事实。比如,性教育教材中宣称“艾滋病可以通过汗液和泪水传播”,“堕胎会导致不育和自杀”,“女孩接触异性生殖器会怀孕”等等。
  哥伦比亚大学的贝尔曼院长认为,让少女们对怀孕产生恐惧,并不一定能让她们避免性行为,更科学的做法是,让她们学会保护自己,对避孕采取积极态度。他说:“政策制定者们总是担忧大力宣传避孕会鼓励青少年发生性行为。但众多的研究表明,这种担忧毫无意义。即便是那些发誓要在婚前保持童贞的人,80%也会在结婚之前发生性行为。”
  
  性教育讲究包装
  
  布什政府近年来一直大力推广节欲教育,今年还计划在这一教育项目投资1.7亿美元。在布什政府的倡议下,美国很多中学都开设了节欲教育课程,呼吁青少年婚前不要发生性关系。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得州教育工作者为节欲课程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值得等待”。该课程教导学生不要过早尝试禁果,“拉拉手,隔着衣服拥抱都是正常的,但是再有其他行为就会出问题。”
  青年组织以及教堂也非常支持节欲教育,与学校联合提出“节欲最酷”的概念。美国节欲协会主席麦克说,他们推出了一些印有节欲口号的T恤衫,很受年轻人的欢迎。在这些T恤衫中,女孩子最喜欢“童贞让我找到最爱……这值得等待”,男孩子最喜欢“节欲——美国新的性革命”。
  据报道,布什政府在增加对节欲教育资金支持的同时,削减了给予有关计划生育项目的资金。有美国媒体认为,这体现了布什政府代表的保守派抵制避孕和堕胎的倾向。同时,在得州的中学课本中,有关避孕方法及好处的章节已经被删除。有人认为,这可以看作是美国保守主义者对昔日“性自由”的一次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