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5期

“册”与“典”

作者:陈壁耀




  一本书可以说成一册书,有的还被称为经典,但这“册”与“典”,却原是竹书时代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文字,最早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后来又铸之于钟鼎,凿刻于石碑上。而用于阅读的,则主要是竹书。在西汉发明纸之前世界上没有纸书。
  竹书和纸书的装订方法完全不同。这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上大致能看得出来:将长短不一、多少不等的竹片,用绳子或皮条串在一起,就是被称为“册”的竹书了,也叫简策。《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意思是说,长短不一的竹简用两根绳子编串在一起就是象形的“册”了,而“册”的作用是书写天子的符命,即诸侯进见天子时接受册封的命令。但实际上“册”的书写内容要广得多,并不局限于天子的符命,如《战国策》就是当时用“册”编串而成的一部史书。
  “典”字从甲骨文看,是在“册”下面加一横两点(读若箕),即多了一双手。意为用双手把“册”供奉在上。俞正燮《癸巳存稿》说:“典者,尊藏之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典了。“典”也是“册”,但不是—般的“册”。到了金文和篆文时,双手已被省去,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典”字。许慎认为“典”指的是五帝之书,五帝之书当然就是经典,所以就要高高地搁在上面。
  经典的书在后世是被奉为典范的,所以后来就引申出典范、典型和准则、法则等意思来,还把一些重要的礼仪称为典礼或大典,并与“雅”组合成新词“典雅”,以表示文章或人物的高雅等。
  现在虽早已不是竹书时代了,但在诸如“字典”、“法典”和“罄竹难书”、“功垂竹帛”以及表示修改错字的“删”等字词中,都还明显地保留着竹书时代的一些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