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4期

质疑“以本为本”

作者:钱永飞




  按照规定,我们学校的期末考试采用教研室提供的试卷。一年级语文试卷上面出现了一道难题:补充话,共10分。题目是这样的: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北风吹一吹,菊花就……北风吹一吹,松树就……北风吹一吹,腊梅花就……北风吹一吹,小朋友们就……
  这道题对我校的小朋友而言,其难度一定大大地出乎出卷人的意料。对刚入小学的小朋友,我们的教学一般限于“以本为本”,书上出现什么,教会他们什么。毕竟,他们还得适应一下小学的生活。
  事实上,我们的学生也如我们所料,教了什么会什么,没教过的,自然也不会。结果这10分如果按实际情况扣下去,就惨得很了!懵懵懂懂的孩子们,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幼儿教育,对于四季好歹才有了一点点认识,而对于四季中的植物,懂得就不多了。他们哪管哪个季节什么开,什么败。结果是,菊花开了(因为有一篇课文写秋天的菊花开了的),松树落了叶,腊梅花却是谢了——差不多人人反过来写了。如果当真扣分,平均拿不到4分!
  我们5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一边抱怨这么为难小孩子,一边也一致决定把这一道题全pass了——因为这张卷子也实在是难!除此以外,还有不少为难孩子的题目,为了让大家过个好年,也为了不打消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所以就这么办了。
  这么做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可是,历来勤于反省的我,到了寒假,脑中还总在盘旋着菊花、松树一类的题目,我想我们取消这道题的做法,是不是完全有道理?教研室的老师出这道题,是否真的太“不体察民情”?
  近来在家里读了一些书,再联系到上面的试题,越来越觉得,是我们自己在教学上有问题!
  我们本着“不加重负担,以本为本”的观念进行教学,难道这不就是在“死教书,教死书”吗?
  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们的能力也许比我们想像的要强得多?听说有1+1>2的说法,我们是否也能把语文教活,活到孩子们的能力超过我们每天的所教呢?
  是的,肯定有。
  首先,我们要打破狭隘的“以本为本”的想法。每教一课,不仅要传授课文中的内容,还要做有意义的拓展:比如学了《一棵大树》,有板有眼地背熟了以后,为什么总是反反复复地背这个、抄这个?为什么不能让小朋友自己编一个?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同行就让她们一年级的孩子仿编诗歌,编出的诗很美:“爸爸是一条小河,妈妈是一条小河,我是一条快乐的鱼儿,在小河里游来游去。”难道我们的学生没有这样的创造力吗?不是!是我们没有给他们机会啊!再比如,《北风和小鱼》学完了,为什么不让孩子到外面看看冬天的北风还有什么能耐呢(学此文的季节正是冬天)?如果这样一教,上面的题目也许能答得更好些吧?
  其次,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观察自然、和自然交朋友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文集,时时处处都能看到:他是多么相信自然界对于幼小孩童的魔力有多大!还有李吉林老师,她的情境教学也和大自然密不可分。最近读《窗边的小豆豆》,其中的小林校长对自然也是情有独钟啊!如果教幼小孩童,也只是“以本为本”,天天对着书来读,不读“死”才怪呢!尤其语文这样的学科,生活中处处都有的,更是不该浪费掉如此丰富的“资源”。
  我们有经验的低年级老师说,这么小的孩子,有的东西如果只说一两次,他也不记得的,教了也白教。所以,还是以本为本,反反复复地把书念熟、写会。至于这样的考试,是“超纲”的,不该理会。当时我想:也是啊,记得教《菊花》一文时,我也对着教室后面盛开着的菊花说过,菊花到冬天要谢的,可是没几个孩子记得我说的话。现在说到“亲近自然”的问题,我便忽然觉得满面羞愧了——菊花刚谢的时候,有没有让孩子们摸摸那已经落了的花瓣?整个冬天,我有没有再带孩子们去看看学校里那些谢了的菊花呢?没有!我们总是关在教室里。或者,甚至提醒孩子们自己要仔细看看大自然的话都忘记了去说。是啊,坐在教室里说一句“菊花冬天会谢的”——这怎么算是“教”呢?真正忘不了的学习,是那样一种以自己的眼去看、自己的手去摸、自己的心去体会的方式啊!
  所以,写下此文,告诫自己,一定要超越狭隘的以本为本的教育观念——绝不只是为了考试,谁知道下次考大自然的什么呢——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和谐地发展。
  再回到上面的试题来说,题目出得还是有道理的,但是不应该占那么多分数,也不该采用写话的考察方式。因为,如果孩子不懂常识,那么即使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再好,也得不到分数——这样的考试对孩子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