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期

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否双赢

作者:陈 晖




  素质教育往往被认为是一个与“应试”相对立的概念,一谈起“素质教育”和“考试”的关系,人们常常会生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慨叹。然而,2004年末,一位名叫陈晖的母亲出版的一本名为《享受成长》的畅销书,却以自己成功的实践对此问题作出了独特的阐释,也让许多仍在歧路徘徊的家长和教师们看到了一线曙光和希望。
  
  相关背景材料:
  陈晖,工程技术人员。在“应试”氛围浓厚的教育环境中,她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并采取多种方法,为儿子的成长提供、营造宽松的环境。2003年,她的尚在读高二的15岁的儿子参加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并以复试总分第一的名次进入中国科大少年班。
  自从我的专著《享受成长》出版以来,许多人对我那种不着痕迹的教育方法极为欣赏,对我注重素质教育,最后却取得了应试成功的育儿方法也很赞叹。编辑也在封面上标注“全面展现当今应试与素质教育双赢的最新理念”的字样。有的记者问:“你是否一开始就准备让孩子取得应试和素质教育的双赢?”我说:“我不过是觉得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不能光靠学习成绩,还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所以我比较注重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但我是在应试制度下成长起来的家长,不可能不关注分数。我是边思考,边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渐渐地才形成了一些看法。”
  有的读者说:“毛毛之胜,是彻头彻尾的素质教育之胜,这个胜利与应试教育无关。”也有的网友说:“其实她对儿子的关注度相当高,对孩子的成绩也相当敏感。”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我的做法是:平时注重素质教育,强调创新和实践等诸多能力的培养,同时正视应试制度,尽量处理好与学校的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对孩子的分数作客观全面的分析,“坎”前进行应试训练,争取素质教育和应试的双赢。
  
  一、“两次”选择,与走向极端的应试教育抗争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高考指挥棒对教育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许多学校和家长过于看重分数,采取题海战术,要求学生按标准答案答题。但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战术之中,很容易影响其全面发展;按标准答案答题,则容易压抑学生活跃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题型是不能穷尽的,如果不注重能力的培养,把知识学活,考试题型一旦有了变化,就会惨遭失败。2003年高考,因为题目出得活,很多题型是一些学生平时没有见过的,便难倒了一大批经过题海战术训练平时成绩还不错的学生。
  我儿子刚进小学时,成绩很优秀。但题海战术占据了孩子的大量业余时间,我担心这样对孩子的全面和长远发展不利。于是,在我的鼓励下,孩子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动手做实验,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锻炼身体。进入三年级后,孩子的数学老师反映,孩子常会少做作业。“虽然我知道他懂了,但我担心他养成坏习惯。”数学老师说。事实上,孩子也很少考高分了,成绩在班上很一般。我明白,孩子少做作业短期内会影响一些分数。面对着是让孩子通过题海战术夺高分,还是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让孩子全面发展,我选择了后者。我对孩子少做作业的现象采取了部分默许的态度。
  孩子高中时,一举进入了优秀行列。可孩子的化学老师告诫我:他思维很活跃,不易考高分。他建议压抑孩子活跃的思维,让孩子按照标准答案答题,以求拔尖,争取考入名牌大学。我感谢老师的关心,却不认同老师的观点,因为我觉得压抑孩子活跃的思维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创新能力。面临着是要高分还是要创新能力,我又一次选择了后者。
  
  二、关注分数,素质教育不应排斥基础知识的学习
  
  有的人以为注重素质教育就不应关注分数,这是偏激的表现。能力与知识是相互促进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如何去创新,又怎么进行实践?而能力的取得也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考试是检测学习效果的手段,分数代表了一个人一段时间掌握知识的水平,素质教育不排斥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应拒绝分数。关键是不能把分数当作惟一,一味追求高分,忽略孩子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对孩子的分数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对孩子的弱项进行引导,把孩子的素质培养放在首位。
  我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成绩基本上都保持在中等偏上水平,我对此很泰然。因为我以为当今社会分数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全面发展更重要。孩子进入初中后,分数一直在班平均分以下,初一、初二还常常是倒数,这很自然地引起我的关注。我注意到孩子的分数之所以排名很后,一来是因为初中的题目难度不大,这里又是重点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分数距离拉不开。比如总分120的数学,平均分高达115分,我儿子数学考111分,竟然成了班上倒数第7名。二是因为当时的政治考试模式是考前按照老师布置的提纲突击硬背,孩子不愿背,所以政治分数很低。这在大家分数很接近的情况下,很容易地就把孩子的名次拉到了倒数。分析了原因后,我没有一味地强调分数,照旧默许孩子做作业打折扣,也没有硬逼着孩子在临考前背政治,因为我觉得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的知识忘得快,没有实际意义;而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淡化分数排名对孩子的影响,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
  孩子高中后成绩已经很好了。有一次,总排名从年级第6名退到了第36名。但我发现考试用的是全市统考试卷,题目难度下降。我知道儿子的排名跟题目难度息息相关。理科题目难度小,在这个重点中学,就拉不开距离,他的名次就容易下降。但我却从中发现他的弱项语文进步了,结果我反而向儿子表示祝贺。
  孩子的英语成绩直到高一时还处于班上中下水平,是他的弱项。我便激发他对英文原著的阅读兴趣,让他玩英文电子游戏,支持他看美国大片,从而增加了孩子的英语词汇量,提高了孩子的英语阅读水平和听力,英语成绩自然得到了提高。他高二参加高考,英语居然考出了129分的好成绩。
  
  三、心态平和,是坚持素质教育的保证
  
  素质教育不是短期内就能见到效果的,它有一个过程。而应试教育是直接针对考试进行的教育,对提高分数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由于一些人的浮躁心理,急功近利,这就导致了这些人热衷于应试教育,并在一些眼前利益的驱使下,把应试教育推向极端。因此,急功近利便成为了素质教育难于突破的瓶颈。
  我平时非常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比如孩子不愿做简单重复的题目,喜欢做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我便买来奥数类书籍让他自学,培养他的自学能力;鼓励孩子做实验,培养他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使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使孩子的知识学得很活。但由于小学考试的题目偏重于死的知识,理解类的题目不多,所以,孩子在小学时,与搞题海战术的同学比,成绩并不突出。在初中阶段成绩也一直都在平均分以下。后来,随着对理解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成绩便越来越好。到了高中,孩子一举进入优秀行列,最后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科大少年班。注重了素质教育的孩子后劲足,这在我儿子身上得到了验证。
  要做到坚持素质教育,拒绝题海战术,保持孩子活跃的思维,在开始面临着孩子分数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就要求家长富有远见,把孩子的长远发展放在首位,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克服自己的虚荣心,不和别人攀比,才能最终赢得素质教育的胜利。
  
  四、尊重个性,素质教育也有利于分数的提高
  
  素质教育以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为特征。因此实行素质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防止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习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