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期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颁布”等11则

作者:佚名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颁布
  
  为贯彻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教育部日前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是指导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教育部还将依据这一《标准》研究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以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
  这个试行标准分为“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几部分,每一部分都制定了“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方面的细则。例如在“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技能”中,就列举了掌握信息检索、加工和利用的方法,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等等。
  (李连生摘自2004年12月30日《中国教育报》)
  
  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学生
  书杂费今春起全免
  从财政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免一补”工作会议上获悉,从2005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对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约16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的中小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同时,逐步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据了解,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学期每人小学27.5元、初中50元、特教30元,提高到小学35元、初中70元、特教35元。至此,据测算,2005年,中西部地区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人数将由2004年的2400万名达到3000万名。“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到位后每年将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的每个学生,平均减免书本费、杂费小学生200元、初中生340元,如果加上逐步落实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小学生将达到400元、初中生达540元。2005至2007年三年内全部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国家财政将安排约227亿元资金。
  (摘自2005年2月1日《北京青年报》)
  
  教育部今年将着力做好农村教育等六大重点工作
  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教育部2005年将重点做好农村教育等六个方面的工作。
  周济说,2005年,一是要继续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下大力气加快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大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二是切实把中央8号、16号文件和中央有关工作会议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到实处,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四是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五是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开放的步伐,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六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更好地解决教育难点问题,进一步落实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并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月27日电)
  
  北京市9所中学
  将在国外办分校
  随着对外合作交流的扩大,教育交流形式已经不仅是“请进来”,还要“走出去”。今年北京首次把“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到境外办学”列入教委全年工作要点中。近两年,北京市与国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从大学到职业教育甚至到幼儿园都有合作项目。
  今年北京市教委将继续积极发展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要走出国门办教育。进一步优化环境,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到境外办学。据悉,该市9所重点中学正筹备联合去境外办学,这9所中学是汇文中学、潞河中学、十二中、首师大附中、牛栏山一中、人大附中、实验中学、北京二中、北京五中。9所中学正以一个联合体的形式在国外进行考察,准备将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和优秀的汉语教学推向世界。
  (摘自2005年1月31日《北京晚报》)
  
  上海首发“减负”报告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总体减轻
  70%左右的学生每天能睡上9到10个小时,认为测验和考试压力不大的学生占到8成以上,上海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已初步得到遏制。这是近日上海市教委首次公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报告中得出的结论。据悉,今后上海将每隔半年公布一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
  统计显示,本学期有15.63%的学生觉得压力“很大”和“比较大”,有48.43%的学生觉得“基本没有”压力。83.57%学生、89.34%家长反映,本学期学校不再组织集体补课。学生课外作业量有所减少,大多控制在1小时到1个半小时以内,自由活动时间增多。但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还会到校外寻求“补充”,目前社会上各类文化补习班还有一定市场。
  报告同时指出,有的学校还在为学生订购习题集等应试材料,或一门课程使用两套以上的教材;部分小学、初中招生时违规进行入学考试或变相考试;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规定以外组织考查的情况仍然存在。近三成家长反映,学校“经常”或“有时”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
  (摘自2005年2月2日《中国青年报》)
  
  湖北城镇教师
  必须下乡支教一年
  湖北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日前向社会公布,湖北省今年将制订《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的规定》,其中将明确要求:城镇教师必须在乡镇中小学服务一年。
  据介绍,城镇与农村教师比例失调、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缺乏、整体素质不高等都是近年来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投入的情况下,农村师资水平的提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湖北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郑年春表示,湖北省今年将制订《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的规定》,以促进城乡教师交流。湖北省教育厅将明确政策,要求城镇教师必须在乡镇中小学服务一年;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校对校”的教师要定期对口交流,交流期为一年;教师在乡镇学校的服务期经历或对口交流工作经历将作为职务评聘的必备条件;适当提高乡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对受国家、省表彰的农村教师实施免费培训等。
  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交流,将城镇教师充实到乡镇教育第一线,对于缓解农村优秀教师短缺,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新华社武汉2005年1月23日电)
  
  长春取消小学所有竞赛
  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局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长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行为的意见》,要求市内小学取消目前所有竞赛,初中只参加国家级举办的数理化“奥赛”。
  《意见》要求,未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同意,任何单位、学校和个人不准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和评奖活动。经批准的竞赛、评奖活动也必须遵循学校与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组织单位和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条件强行要求学生参加。竞赛、评奖活动不准推销或变相推销相关资料、书籍或商品等。所有竞赛、评奖活动一律与升学招生脱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