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期

大学.大师.大腕

作者:王达三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聘请周星驰做兼职教授,这表明了商学院的堕落。如果对类似事情保持沉默,就是我们的麻木不仁。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学生,也是出于对母校的情感,我希望它厚德载物,清誉卓著。
  有人说我反应过于强烈了,我不这样认为。思想文化和学术知识,自有其底线。它是少数人的专长,而不是名人、牛人为所欲为的特权。道理很简单,正如一个人努力工作成绩卓著,可以成为劳动模范,得到荣誉奖励,但不一定非要成为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学有所长,术有专攻”,斯谓也。周星驰可以做他的明星和大腕,但是要做教授,没资格!
  有人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周星驰本人都认为聘请周做兼职教授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没有必要太认真。而我认为,正是这种形式上的、名义上的东西,构成了对思想文化和学术知识的玷污与亵渎。周承认自己水平差,不够教授资格,这是自知之明。但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心的承担者,应与权力和资本保持距离,对流俗和世俗,应采取批评的态度,而不是迎合与媚俗。知识分子一旦与权力和资本达成共谋,就必然丧失独立性和批判性。而知识分子云集的大学,则应把好和收紧这一关口。不幸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恰恰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尽管它未必意识到这点。
  有人说,北京大学不是也聘请成龙做兼职教授吗,中国人民大学聘请周有何不可?我认为,任何大官、大款、明星染指思想学术领域,都应反对。周星驰代表的是“无厘头文化”,荒诞不经、玩世不恭,彻底解构乃至颠覆了人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他以夸张、搞笑、自嘲、反讽的形式,令观众内心深处的压抑、悲凉、孤愤、无奈产生共鸣,从而给人以发泄和畅快的感觉。但是,他对人的正面的、积极的,乃至平实朴素的情感和生活状态的冲击和破坏更大。
  有人说,很多学生喜欢周星驰,而且人大商学院也有理由关注商业和市场等活动,周星驰本身也是为其电影《功夫》做宣传的,这有何不可?我认为,多数人喜欢和同意,乃至授权,并不等于承认其正当性。正如人人喜欢钱,但钱不应成为人生活的惟一动力。人大商学院和周一拍即合,是各取所需的利益问题,是纯粹的商业化炒作。当今社会,欲望无限膨胀,资本无孔不入,商业炒作也渗透到各个层面。人大商学院以商业炒作的形式聘周作兼职教授,恐怕也有提高自己知名度的考虑。但使出这样一招,实在不够聪明。换句话说,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知名的大学,有意无意地成了一块“广告牌”。
  有人说,国外大学也有兼职教授,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有呢?我认为,中国人目前的心态和评判标准很奇怪,非要拿出西洋的东西来论证自己的合法性。而目前,西洋有了的,中国已都有了;西洋没有的,中国也有了。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名誉教授、特聘教授之类名号,中西方都有。但西方,权力和资本进入学术殿堂还是比较少的。一般情况下,是授予有名望声誉的人以名誉博士。意思是,你人再牛、官再大、钱再多,也是我的学生,而不是老师。这实际上是对权力、资本的一种抵制。即使名誉博士的授予,在西方也很严格。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位时,曾派秘书到剑桥大学游说,希望获得一个荣誉博士,遭到学术委员会成员一致反对。
  有人说,人大商学院聘请周做兼职教授,是院级的,不是校方行为。这个观点比较可笑。人大商学院的行为,不能只看作是什么院系级别的,必须看作是官方行为。非但如此,我想,我们还应深究在当今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牛人、名人、大官、大款、大腕做起了各式各样的教授、博导?
  (荐自2005年1月12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