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走进泰国的“做中学”学校

作者:李 茂




  在泰国的Darunsikkhalai创新学习学校(简称DSIL学校),教室里没有黑板,没有教师,只有忙着完成一个个“项目”的学生和他们的促学者。
  “比萨饼的顶层是什么?”一位促学者问。“甜椒、火腿、玉米面、比萨调味汁。”一个乖巧的小女孩答道。“你是怎么把这些都记住的?”促学者继续问道。“因为是我自己做的。”小女孩禁不住笑着回答说。
  这是DSIL学校“做中学”教学模式的一个缩影。在这所仅30人的学校里,孩子们不用分门别类地上数学、英语或泰语课;上课时也不需要面朝黑板坐得整整齐齐;班里的同学也不都是相同年龄的;学生没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他们是通过一个个活动项目来学习的。
  “我们并不教学生,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学习,自己去寻找答案。始终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并使他们获得研究的能力非常重要。我们希望改变传统的让学生等着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学,让他们自我表达,说出自己想做什么,然后让他们去做。”DSIL学校的校长巴龙说。
  “我们的教师扮演促学者的角色,不是向学生发布命令,强迫他们做他们不喜欢的事,因为学生会抵制。我们通过一个个活动项目,将知识和他们不爱学的内容整合在一起。”
  DSIL学校的30个孩子被分成两个大组:“自然之屋”和“暹罗复兴之屋”,每组15人,年龄、能力、特长以及缺点各不相同。“自然之屋”主要是由年龄较小的学生和对这种教学方式还较陌生的学生组成,而“暹罗复兴之屋”的学生则对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有较多的经验。
  “当我们把学生放入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组时,他们可能倾向于跟着别人做;但如果我们将他们放入与自己年龄相当,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组时,他们便能锻炼自己的领导才能,并学会如何关照比自己小的同学。”学校的一位促学者说。
  DSIL学校的教学是这样进行的。先由孩子们提出在一学期(两个月)内想要学习的项目(内容涉及各学科),然后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分成各个小组,无论他们的年龄有多大,学习水平如何。每个项目通常有2至4人,但最少可以是1人,最多可以有12人。
  学生在选定自己的项目后,需要做一个在两个月内完成这个项目的计划。例如,有学生选择了冰淇淋项目,他们必须决定要制作哪种冰淇淋,用何种制作方法,到哪里去购买原料,怎样挑选作为配料的水果,以及如何计算面粉和糖的数量等。在实施过程中,在促学者的指导下,他们将学习化学、数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等学科里的概念。
  DSIL学校的学生必须自己寻找所有信息,在不断的尝试和犯错中学习,同时从促学者身上获得各个层次的指导。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报纸和书籍获取所需信息,请教各专业的专家,以及现场考察等。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对技术的掌握更加熟练了,因为技术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每天都要通过电脑查询信息,制作多媒体演示材料,甚至使用数码录像机记录自己的实验,或制作展示所学项目的电影短片。
  “我真的喜欢到学校来做我的项目。它很有趣,我们能够自己思考问题,并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老师们不强迫我们,但他们有时指导我们,比如当我们通过电脑查找资料遇到问题时。”学校一名9岁的学生说。
  “以前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折磨。我在老式学校的时候,我的大腿经常又麻又痛,因为我长时间不能动弹,只能纹丝不动地坐着。很多时候,老师说得太快,我便不知所云。”另一名9岁的学生说。
  在孩子们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如果进展与计划不一致,他们便需要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一边做一边改进。他们同时还需要和一个大组的其他成员分享信息,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我喜欢让不同年龄的学生一起做,让他们相互评价对方的工作,并给对方提出建议。这跟真实的工作场景非常相似。”一名11岁学生的母亲说。
  DSIL学校对于英语的处理也跟其他科目相同。英语被整合到了日常对话、每天的项目和学习活动中。一位来自美国的教师说:“由于在项目活动中强调研究,孩子们认识到英语可以成为通向信息世界的一扇窗户。这样,他们便有了更大的动力学习这门语言。”
  至于学业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除了促学者努力将各门学科的内容整合到项目活动中外,还为学生安排了一个专门的学习指导时段。学生可以在这个时段进行数学、泰语以及英语等科目的补充练习,但并非要求所有学生参加。如果学生想继续实施自己的项目,他们可以继续;如果他们感到自己想学项目之外的某个知识点,他们便可以参加学习指导的练习,时间通常在下午。
  “学生对练习有选择权,他们不必重复做同一水平的练习,或学习同样的学科内容。没有必要让同一年龄的孩子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情,并以相同的速度发展。”DSIL学校负责组织发展的主任帕奇特拉说。
  DSIL学校没有考试,但有一些小测验考查学生从项目中学得怎样。促学者为每个学生做好记录,每周向家长送交一份报告,让家长知道孩子有什么进步,以及有哪些不足之处。学生不会得到分数,也没有升留级,但要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地做下去。不过,他们必须通过每三年一次的全国统考。
  全校共有12名促学者,10名泰国人和2名美国人。学生与促学者的比例,各个项目都不相同,每个项目有1到4个促学者。促学者也需要和学生一样对项目本身有兴趣,因为他们将同学生一道共同学习。
  “促学者要能为学生提供帮助,必须很努力地工作和学习。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把合适的内容整合到学生的项目中,以使他们的学习能够最优化。这所学校不仅对孩子来说是一所学校,同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所大学。在学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在发展。”学校的一位促学者说。
  另一位促学者认为:“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到新的学习方式,可能看上去很难。但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并不是教室里最聪明的人,如果我们能提出指导性的问题而非直接给出答案,如果我们能将紧绷的脸变成笑容,它就不难。”
  DSIL于2001年建校,学校计划最多招收150人。时至今日,还是有几个家长让孩子中途退了学,原因是他们对这种创造性学习方式不信任,并给学校施加压力,想让学校回到传统教育。
  “家长必须要有与学校合作的意愿,并能理解我们的理念。如果他们只关心让自己的孩子通过大学入学考试,他们应该让孩子到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读书。”帕奇特拉主任说。
  “我们的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比起来有特别的优势。除了通过全国统考外,他们知道怎样学习,怎样去寻找知识,怎样与不同年龄的人进行团队合作,怎样与他人分享、共同生活,以及怎样处理问题。”巴龙校长说。
  一位两个7岁的双胞胎都在DSIL上学的父亲说:“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与我们时代的教学方式无法比较。当我的孩子开始上学的时候,我希望他们能背诵一些东西,能很好地读书写字。后来,我意识到自己的担心错了。孩子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他们今天能很好地阅读、背诵,而是更多地依赖于他们如何学会在未来的现代社会中生存。”
  (摘自2004年12月1日《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