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2期

网络

作者:张向阳




  每晚,都要上网转转,这已养成了习惯。今天是教师节,更是这样。真的不敢想像,如果没有了网络,我的生活将会怎样。
  今天,登陆到新教育在线,网友们的教师节贺信一封封扑面而来;昨天,一朵朵喜悦从网络飘来,已给我来到江南小镇的第二个教师节,装点起轻盈而美丽的色彩:
  昨天,杨东平教授给我发来了邮件,告知我参与撰稿的《中国教育蓝皮书(2003)》英文版即将出版。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真正民间的教育蓝皮书,十篇教育报告,九位作者是大学教授。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也跻身其中,自也感到无比的荣光。
  昨天,我与《扬子晚报》记者共同策划的《谁是最可敬的教师》一文,在教师节的前夜,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在拥有三百万发行量的《扬子晚报》。我们只是借助于网络交流、探讨、发稿,便完成了这篇在江苏教育界引起较大影响的教师节专题调查报告。
  是啊,我该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我心中对网络的那种眷恋与感激?
  仅凭一支秃笔,难以将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作出准确的表达,但网络已实实在在地融进了我的生活每一天,影响着我,改变着我,发展着我。
  
  怀揣着梦想的“网络看客”
  
  就像无数的师范毕业生一样,19岁的我,在1986年就参加了工作,在一个三县交界名叫楼上的小镇,做起了这个名为“教师”的行当。
  平淡中,一做就是十多年。其间,虽说也曾想过要改行,但终是没能如愿。转眼间,1997年,也到了三十而立的年头,但自己却根本体验不到丝毫“三十而立”那种成就感,虽说工作也算是勤奋,虽说教书也的确认真,但真的到了30岁,回头看看自己过去的青春岁月,惭愧涌上心头。
  于是,平日里常找几本教学类的杂志翻翻;于是,在城里进修时,也学会了五笔,学会了上网。
  感谢在盐城师范进修学习的那段时光,大学的校园网里,有一些更新不够及时但对我来说仍新鲜无比的网络期刊,有许多人气不旺但却显得神圣庄严的教育科研网超链。大学的绿色网络,曾是那样清澈的将网络的明净展示在我面前。而我,来自农村里的七尺大汉,在这快捷的教育科研网络面前,却真的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得是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1999年左右,我常在周末到城里的解放里小学、建军路小学借一点教学录像带,在平日细细把玩。进了城,我也常会抽出一点时间,找一个网吧,感受教育科研网站宁静的蔚蓝。
  记不得有多少次,我借助新浪的搜索,打开了省内外许多知名小学的网站,贪婪地阅读着名校的教育科研课题资料,分享他们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教育成果;我借助网络阅读,将许多名校最有价值的办学思想与经验,融进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思考。
  “课程改革”要起步的消息传来,为了学习华东师大课程所的理论研究成果,我曾多次到城里的网吧,打开课程所的网站,从华东师大课程所的资料里,我读到了钟启泉等名家关于课程改革的思考,查阅了华东师大张奠宙教授的许多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文章。大学校园的域外来风,着实让我开了眼界,也慢慢懂了一点课程理论,了解了国外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情况。
  偶尔也到K12论坛去转转,但我更多的只是一个清闲且并不孤独的看客。因为,在2000年,我已怀揣起朱永新老师的“理想的教育”与“教育的理想”,在实践中努力地探索。网络,为我的实践与探索,呈现出教育科研的满园绿色。
  
  成长在教育在线
  
  永远忘不了2002年7月20日,在这个充满阳光的早晨,我从《新教育》杂志上,得知有个网站,他的名字叫“教育在线”,我还在杂志上,看到了朱永新老师那亲切敦厚的笑容。快乐与幸福,在那个瞬间,从我心头升起,我终于找到组织了,我终于找到家了。
  自从我与朋友们一起读着朱永新老师的《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系列文章时,教育的理想状态,在我们的心中开始露出充满希望的新绿。当我读到《理想的教师》这篇文章,我便将那“理想教师”的八条要求,贴在案头,每日,对照着朱永新老师的要求,努力地工作与实践,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
  就这样,边读着朱永新老师的文章,边在工作中实践着他的教育理想。在实践中,有许多的困惑与迷茫。于是,行走在教育田野上的我,渴望读到他更多的著作,渴望从大师处得到智慧的点拨。
  我在2001年底曾写信向朱永新老师求教,打听他的个人主页。我是那样想当然地认为,作为博士生导师的朱永新,一定拥有自己的主页。
  春节前,朱老师很快回信了,在信中还附上了几个字母。我手捧着这几个字母,仿佛是捧着打开朱永新教育思想宝库的钥匙。便来到小镇的网吧,想进入这个神秘的家园。但网络似与我捉着迷藏,我怎么也打不开这个网页。再后来,我又来到县城里的网吧,似曾专门去过十余回,每一次都是那样地充满希冀,但每一次都在网络面前吃了闭门羹。
  时间定格在2002年7月20日的早晨。我从杂志上,看到这个从天而降的喜讯,心中的那份激动,是难以言说的。
  我很快来到了小镇的网吧,贪婪地阅读着网友们一篇篇文章,内心里也有一种强烈的参与交流的欲望。
  尽管自己已在教育网络浪迹了几年,但从来只是一个寂寞的看客,从没有过在网上参与交流与讨论的想法。但走进教育在线,最大的感觉,是与朋友交流,与大师交流。
  还好,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有个非常漂亮、特别关心网友的版主小曼。通过教育在线的短消息,小曼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将自己的文章上传到论坛。
  于是,也便有了我在教育在线的第一帖《在理想的家园中实践我们的教育理想:放弃霸权》。文章写得很是笨拙,音声虽稚,但毕竟在这无垠的网络天空,我发出了一点属于我自己的声音。
  那些日子,真是快乐无比:朱永新老师每天都在线晨练、午修与晚课。那时在线的人数还不多,我们常常就一些教育话题展开网络交流。
  我在与朱永新老师的网上交流中,感受到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他对教育那种常人难及的情怀。2002年的暑假,我的生活,因教育在线而变得从未有过的快乐。
  每天,小镇嘈杂的网吧中,都有我的身影。尽管许多的朋友们在聊天、玩游戏,而我却在教育在线与朋友们作静静的交流,也算是网吧中的一异类吧。
  当我每天都这样只是在看着朋友的帖子,只是在键盘上敲打出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自在而悠闲地在网吧中也找到了我的生存空间。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位年岁不小的网吧老板娘,以为我是不知从哪里来的怪类,她悄声对老板说:“这个人不打游戏、不聊天,不知在干什么,盯着点。”
  最有趣的是,老板娘为了“防止阶级敌人的破坏”,端了张椅子就坐在我身边,呵呵,她也弄不清我在干什么,也许只是为了看着我。
  教育在线,让我知道了网络交流。在与网友的交流中,终于写出了一些非常简短但也是自己心声的文章。于是,便也尝试着将自己的一些短小文章投寄给报刊,居然很快就登了出来。真没想到,发表文章,原来是这样简单的。只不过是说一点心里话,将自己对教育最真实的表达,用文字叙述出来。不用太在意什么文体,不用太在意文章的篇章结构,更不用刻意追求理论术语与所谓的学术规范。
  2002年10月份,当拥有自己的一台电脑时,我也开始了教育日记的写作。每晚读书、上网、写作各一小时。在这样的神奇组合中,我的专业发展行走方式出现了梦幻般的变化,居然神奇般出现了文章发表的井喷现象。
  不是说我不曾努力,但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用笔端来反思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来系统地思考我所倾情以注的教育。
  教育随笔,给我打开了全新的教育视角,让我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从而自信而幸福地进行着快乐的教育。
  我常想,如果没有教育在线,我也许还是在读书,而不能从书中更好地走向实践,从而更有效地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教育在线给了我巨大的发展空间:我的专业发展,从迷茫走向了清晰。写了近六十万字的教育日记,在十余家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文章近百篇。自己的人生际遇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苏北农村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金光小学这一所非常适合工作与生活的学校,与一帮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同事们一起书写起新教育的篇章。更主要的是,我的灵魂在教育在线这片绿色家园得到净化,我对教师价值的认同从迷茫走向清晰,做永远的“新教育人”,已成为我人生的理想;“用我的生命擦亮新教育的火花”,这是我在教育在线的签名,更是我此生的幸福追求。
  网络,给我打开了全新的工作与生活的空间;网络,给了我温馨与幸福的快乐家园。
  感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