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2期

黄金准则

作者:威廉.麦加菲.H




  苏珊向来为人诚实正直。以前她一直没有仔细考虑过这条黄金准则———“倘若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就应以那样的方式对待人家。”她越想就越觉得自己没能随时随刻恪守这条准则。最终,她只能向妈妈请教这一准则的含义。
  妈妈说:“它首先意味着要摒弃任何私心。一个爱邻居胜于自己的人,是不会将不愿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强加给邻居的。我们不仅不能去做那些事,而且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也要和我们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我们的态度一致。记住,抵制住折磨我们的诱惑,要比指责别人的过错困难得多。
  “有的人可能非常诚实,但却很自私。因此,这条准则的含义不仅仅是诚实而已。除了正直,它还要求我们必须善良。”
  苏珊仔仔细细地思考着妈妈所说的话。当她回想自己从前的行为时,她的脸涨红了,双眼里流露出惭愧的神色,自己过去的很多自私以及不友好的小举动,一下子浮现在她的脑海里。她决定,今后不管遇上任何事情,都要牢记用黄金准则去处理。
  不久以后,一个考验苏珊的机会出现了。农场主汤普森的小店里有很多寄宿的人。苏珊的妈妈每周都给他们代洗衣物,报酬仅5美元。一个周六的晚上,苏珊像往常一样去那儿替妈妈领钱,她在马厩里遇到了这位农场主。
  显然他正处于气头上。那些总和他讨价还价的马贩子激怒了他,令他火冒三丈。他手里的钱包打开了,被钞票塞得鼓鼓的。当苏珊向他要钱时,他没有像从前那样训斥她打扰了正在忙碌的他,而是马上将一张钞票递给了她.
  苏珊暗暗高兴自己这次比往常轻易地逃过了这一关,她急忙走出马厩。到了路上,她停下来,拿针将钱小心翼翼地别在围巾的褶皱里。这时她看到汤普森给了她两张钞票,而不是一张。她往四周望了望,发现附近没有人看到她。她的第一反应是为得到了这笔飞来的横财而兴奋不已。
  “这全是我的了。”她心想,“我要买一件新的斗篷送给妈妈.妈妈就能把她那件旧的给玛丽姐姐了,这样,明年冬天玛丽就能同我一块儿去上学了;说不定还可以给弟弟汤姆买双新鞋呢。”
  但过了一会儿,她又认为这笔钱一定是汤普森在给她时拿错了,她没有权利使用它。正当她这样想时,一个充满诱惑的声音说:“这是他给你的,你又怎么知道他不是想要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呢?拿去吧,就算是他弄错了,也绝对不会知道的。他那大钱包里有那么多张5元钞票,他也绝不会注意到的。”
  她一边往家走,一边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她一路上都在思考着是拿这笔钱买享受重要呢,还是诚实重要。
  当她经过家门前那座小桥时,她看到了那天她与妈妈说话时坐的那把满是锈迹的椅子,她的耳边立刻响起了黄金准则:“你想要人家怎样对你,你就得怎样对人。”
  苏珊猛地转过身,向回跑去。她跑得很快,快得让她差点连气都喘不过来了,仿佛是在逃离什么无形的危险。就这样,她径直跑回了农场主汤普森的店门口。那个粗鲁的老人见她又一次出现在他面前,忍不住惊讶地问:“你这回又有什么事呢?”
  “先生,你给我的钞票不是一张,而是两张。”苏珊一边颤抖,一边回答。“什么?两张?我看看!啊,的确是两张。难道你刚刚发现吗?为何不早点把它送回来?”苏珊脸红了,她低下头,没有回答。
  “我猜,你是想留下它自己用吧。”汤普森说,“唉,幸好你妈妈比你诚实,否则我可要白白丢掉5美元了。”
  “我妈妈完全不知道这回事。”苏珊说,“我在到家之前就把钱送回来了。”
  老人注视着眼前这个小女孩,当他看到一颗颗泪珠顺着孩子的脸颊滚落下来时,仿佛也被她的难受触动了。老人从口袋里取出美元递给了苏珊。
  “不,谢谢您,先生。”苏珊抽泣着说,“我不能仅仅因为做了件正确的事就得到报酬。我惟一希望的是,您不要把我看成是一个不诚实的人,因为那钱对我来说的确是个巨大的诱惑。先生,如果您曾看到过自己最爱的人连寻常的生活用品都买不起的话,您就能知道,要时刻做到对待别人就像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一样,对我来说是多么的困难。”
  此时,这个一向自私的老人也深受感动。他对苏珊道了晚安。回到了屋子里,他喃喃自语道:“世上有些人虽然年纪小,但却非常明白事理。”老人也为自己刚才的所为感到羞愧。
  苏珊如释重负地回到她那简陋的家中,后来,她成了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在她那漫长的一生中,她从没有忘记过她是如何抵制住这次诱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