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2期

引导儿子走向北大

作者:张友苏




  2003年高考,儿子张弛以总分650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生命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张弛在南昌市外国语学校读的初中,在江西师大附中读的高中;中学期间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计算机等学科多次获市、省、国家级奖项;高中阶段英语获全国竞赛二等奖并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考试,化学获全国奥林匹克竞赛银奖。许多家长来信来电询问:你是怎么把孩子教得如此出色的?
  这个问题的确不太好回答。我认为每个孩子的状况各异,应该因材施教。张弛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还须孩子加倍努力。就孩子走过的小学、中学阶段来说,作为家长有如下几点体会:
  
  寓教于乐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我从来就没有让孩子正儿八经坐着听我“上课”。我总是在与孩子的闲聊中不经意地让孩子享受到思考的乐趣。
  现在绝大多数家长对小孩的教育都是重视的,比如送小孩去学弹琴、画画、参加英语班等等。还有的家长买一大堆书给小孩看,可谓用心良苦。问题是小孩有没有这方面的学习兴趣。张弛小时候,我注意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有一天晚上,我带他到阳台上闲聊,我指着天上的星星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星星是很多万年以前的状况,因为距离遥远,它发的光到现在才传到地球上;星星现在的样子要很多万年以后才看得到。”儿子眨巴着眼睛觉得宇宙太奇妙了,就问我有没有这方面的书看,我说有一套科普丛书叫《十万个为什么》,这些书有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儿子要我去买。我故意拖了两天,吊他的胃口。待我买回来以后,儿子如饥似渴地阅读,有时连吃饭都要喊好几遍。
  光读书不思考等于没读。我常常就孩子读过的书提问。提问是以一个不懂的学生问无所不知的老师的姿态出现,每次提问我显得既谦虚又迫切,儿子回答起来特别认真,答完后见到我满意的神情,他很高兴,并问我:“爸爸,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初二暑假的时候,我带张弛到北京去旅游,参观了北大、清华。在北大、清华校门口,我问儿子想到这里来吗?他观望了很久,若有所思但不说话。我知道他心里已经暗下决心要跨进这个校门。
  到了高三,一次饭后我们父子论志向,我说自己当了一辈子教师,志向不大,无非是:“一支粉笔绘华夏,两袖清风寄盛情。三尺讲台明素志,四方桃李笑春风。”我要小孩试言其志,他想了想,也讲了两句:“望京城于日下,指欧美在云间。”他说第一步或在北大、或在清华念书,第二步要到欧洲或者美国去留学。其志可嘉!远大目标会形成巨大的学习动力,有了动力小孩就会自觉学习,甚至超前学习,用不着家长去监视小孩学习或者是强制小孩学习。2003年除夕,我们吃完年夜饭后,儿子问:“今晚会不会很吵闹?”我说:“今天过年,放鞭炮的人肯定很多。”他说:“那你把钥匙给我,我到你办公室去看书。”作为家长,不可能过年都要小孩看书。张弛认为,在其他条什差不多的情况下,要实现远大目标,就看谁更勤奋、更有毅力了。
  
  敢于竞争
  
  当今竞争愈来愈烈。我很重视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有了竞争意识,孩子才会勤于思考。闲聊中我总是注意灌输竞争意识,让孩子抓住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谁都希望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于是孩子课堂上积极发言,课余博览群书,各科竞赛积极报名参加。儿子知道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有实力,要有实力必须努力。孩子从乐于思考变得勤于思考。孩子做事很注重效率,计划性很强,甚至把上学路上的13分钟都安排记单词,想问题。
  好书能给孩子勤于思考提供平台。小学时,我给儿子讲一些有头无尾的故事,当儿子期待着听结果时,我便打住。这时儿子急着问:“后来呢?”我便拍拍手中的书说:“后来的事情,这里边都有。”于是儿子便迫不及待地把书打开,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到了初中,儿子自己找书看。《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名著,还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儿子都一一读过。
  到了高中,孩子通过积极参加各学科竞赛,发现只有超前学习才具有竞争实力,便提前把高中课本读完,接着啃大学课本。大学化学课本他在两个月内自学完毕,参加全国竞赛获银奖。英语自学《新概念》第二、第三册,华东师大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等,每天坚持听美国之音。有时我工作上需与学院的外籍老师交流,便把儿子带上当翻译。通过与外籍老师交流,儿子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后来儿子轻松地过了英语六级,参加全国英语竞赛获二等奖……
  
  正视不足
  
  儿子在中学阶段,既重视考试,又不能一切为了考试。我说有一个公式:6-1=0。高考有六门课,有一门不好,就不能上北大、清华,要求小孩子把每一门功课都学好。平时在家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平等地讨论一些问题,教育儿子要吸取众长,克服自己的弱项,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羊年正月初四,我与儿子聊天时说:“别看你得了几个奖,其实缺点还有一大堆。”随之写了篇《训子赋》:
  吾儿奥赛获奖,附中张榜昭彰,赞美之辞不绝于耳。应恶张扬,谨言慎行,考场风云莫测,孰能胜算?见鲜花须找问题,闻掌声宜唱低调,故作文勉之。
  张弛不适度,文理有偏科。白日梦清华,痴心在玉壶。身材高大,无缚鸡之力,性格柔弱,有屠龙之技。温室有花,难禁骤雨,纸上谈兵,易生骄气。饭来张口,且挑肥拣瘦,衣来伸手,常正反莫辨。好高骛远,岂能步月凌云?养尊处优,实为平头百姓。字如泥地蟹痕,文章味同嚼蜡。以分数论英雄,挤独木桥,打疲劳战,为考试而读书,钻牛角尖,入象牙塔。不喜体育,难觅艺术细胞,缺乏童趣,似乎少年老成。情商紧缺,智力平平,行为乖张,人格畸型。有时阴差阳错,孰料歪打正着。误上附中光荣榜,徒使虚名乱传扬。不学范翔第一,愿作仲永第二。令同学惋惜,老师忧心,家长无奈,世人嗟叹!谁识张弛真面目?知子莫若父也!戒之!慎之!
  张弛认真看过后,竖着大拇指冲我说:“老爸,写得太好了!真是知子莫若父也!”
  现在儿子在北大,同学个个拔尖,新的竞争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