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8期

严凌君:构建精神家园的行者

作者:陈晓华




  严凌君是我的同事,我们同一年来到深圳。虽然同是语文老师,却没有文人相轻的浅薄,反而对他有种敬畏,敬畏他的才气和执着,敬畏他古典淡定的人生态度,敬畏他对语文教育的思考和建构。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精神的空虚与缺失,岂止是愚昧概括得了的。于是他想到了引领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不仅开出了一剂良药,更重要的是他引领学子如何吸收与品味……
  受《教师博览》之约,和严凌君老师进行一次对话。走进他的世界,发现他不仅是一个中学教师,一个读书人,一个踏实地生活在城市一隅的隐士,而且是一个为自己的梦想而执着追寻的人。他把最好的精神养料给他的学生,为了这个目标,他孤身独旅,十年磨一剑,编撰一套《青春读书课》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
  陈:作为同事,欣喜地看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青春读书课》中学人文系列读本,请你向《教师博览》的广大读者谈谈这套书的大致内容。
  严:我编撰人文读本,是给青年人,给中学生看的,是一个系列,一共有七卷14本。
  初级读本第一卷《成长的岁月———我的学生时代读本》
  初级读本第二卷《心灵的日出———青春心智生活读本》
  初级读本第三卷《世界的影像———文学理想启蒙读本》
  高级读本第一卷《古典的中国———民间人性生活读本》
  高级读本第二卷《白话的中国———二十世纪人文读本》
  高级读本第三卷《人类的声音———世界文化随笔读本》
  高级读本第四卷《人间的诗意———人生抒情诗读本》
  它们是我在学校开的选修课的教材,有很丰富的人文含量。高中四卷书的分类,很容易看出基本的知识架构。第二卷《白话的中国》,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读本,是一百年来中国人用白话书写过的中国的命运、生活,选了百年来比较有名的文章来浓缩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带有比较强烈的人文性;第三卷《人类的声音》,范围更为广泛,是世界文化读本,希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人文空间,让它们看到人类经过几千年后,有哪些经典是我们应该去理解、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的。有学生读完第二卷之后,特别痛苦、焦虑,感受到思考的艰辛,同时感到非常沉重,对现实、对历史更多一份思考和了解。读完第三卷后,则豁然开朗,感到人类的精神空间是那么博大,进入到一种新的境界。
  陈:学生能有这种感觉已经很不容易了。第二卷就像我们看黄河九曲十八弯,向前奔流,第三卷则像它们突然汇入大海,有“望尽天涯路”之意。
  严:这也是一个历练的过程。首先要正视现实,经过炼狱才可以上升,上升到天堂。这种感觉也是知道自己有路可走,你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你苦闷,彷徨,压抑,但是不能因此就消沉,实际上总还是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这一点对青年学生非常重要,在他们的心智正在养成之际,不仅可以打下一个厚实的人文基础,而且也增长一些人生的智慧,慢慢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陈:这种阅读的效果,是无意中形成的呢,还是有意的引领?
  严:这首先是一种设计。第二卷是认识我们中国近现代的重要文本,这是一个青年学子必备的学养和家底,知道我们的前辈曾经探索过什么东西,做过什么,是不是都变成了现实,我们现在处在一种怎样的生活状况。直面现实总是痛苦和压抑的,这种效果是必然的。在这一卷里,我们不仅有久远的文本,还有新近的东西,因为我希望这些学子在不久的将来不光是接受思想,还要加入到思想的创造中去。到了人类文化的境界呢,按照学生的说法,第三卷比第二卷好看,他们发现了很多希望,很多美的东西,不光是痛苦的思考了。第二卷里面也有美,但是,这些美好像在一间玻璃屋里面,看得见光明但是找不到出路。在第三卷里,很多东西都变成了人类的现实,而它们曾经是古人思考的人类生活的理想状态。
  陈:你的第四卷很有特色。全部都是诗歌,请谈谈你编著诗歌的动因。
  严:为什么要把诗歌作为一个读本呢?这是我的一个理念。人能够诗意的生存,这是最高的境界了。如果一个人一生中都没有接触过诗,没有爱好过诗,这肯定是一个极大的缺憾。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补上这一课,首先是所谓大地上的诗意,然后是心灵上的诗意,为我们个人的生活增加一些诗意。所以前面的导读都是用比较诗意化的语言来写的。
  陈:你怎样归纳这套书的主要特点?
  严:一个是她的人文性,这是显而易见的。另一个跟导读有关系。我写的这些导读,主要是要诱导读者、刺激读者,而不像我们现在的一些教材那样提问。现行教材中很多问题都是假问题,只具备让学生复述知识的功能,并不能刺激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我希望读者尽快进入到文本本身。事实上,有不少孩子读了之后很激动。一个大一的学生,深圳大学的,在读了第一本后很激动,跑到我们这里来,买了十几套书送给朋友。把这套书送朋友是有象征意义的,他产生了思想的激情,被打动了,他希望他的好朋友也产生同样的激情,这样就有共同的话语。
  陈:据我了解,这个选本完全是你个人的眼光,反映了你的判断和偏好。那么,你认为这个读本跟其他的读本有什么不同?
  严:首先从外观上看,这个读本的容量大。这需要从大量的文本中去选择。好在我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这样。为了把这个工作做好,我甚至找到大学时代的笔记。可以说,编一个读本是一个知识储备的大掏底吧。然后,这个读本借助了现在文化思想界的很多成果。我个人的价值判断当然也是一个方面。我个人是从构建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关注国家的前途、未来的命运方面来定位的,而不是简单地看文章是不是漂亮。我也不是给他们提供作文的范本,而是看对他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还有一点是它有兼容性,既有周作人,也有瞿秋白。在第三卷里面,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几大神话传说都包括进来了。再比如说像《人权宣言》《共产党宣言》《独立宣言》也都放在一起。
  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看见读书课的实验成果,需要很长的时间吧?你会不会很坚定地把这门课一直教下去呢?
  严:我如果能够把这门课教上一辈子,我将会很满足。我现在不去设想变动,在我的心里没有想到变动。我在春韵网站上的网名是“白衣书生”,白衣嘛,就是一介平民。我只想简化我的生活,做一个简单的读书人。我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更多的孩子可以有机会接受这样的熏陶。我相信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幸福是建立在别人幸福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只是一个单干的行为,它的意义和愉快都会小得多了,就像一个人喝酒,自斟自饮,实在没有太大的乐处,无非是把自己灌醉了,然后却说“天下皆醉我独醒”,变成屈原似的自以为是的优越。中国的读书人有这种通病,一旦自己领悟到某个真理,发现某个东西是好的,他会孤芳自赏,怀璧自珍,成为群众的对立者而不是启蒙者,最后孤独地死在路上。连鲁迅也没有避免这个命运,不过鲁迅意识到了,他希望有一个知识阶级的出现,来共同推进国家的改革。现在中国号称知识分子的人不少,有学历的人也不少,但是有人文关怀的人不是很多。
  在我的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起严老师多次感慨过的话:“这个时代,叫嚷和埋怨之嫌太多,缺少的是行动。我们总等着自上而下的转向指令,却忽略了人人可为的自下而上的变革驱动”,“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作所为是现实主义的坚韧努力”。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民间立场”,坚持“自下而上的变革”努力;二是强调“行动”,高远的理想要落实到具体的、可行可为的小事,并且有“远虑”而不求“近功”,“不问收获,只顾耕耘”,“做”就是了。严老师的读本就是这样一篇篇、一本本地编写出来的,积十数年之“水磨功夫”,才有了供我们今天在这里评说的数百万字的生命结晶,也才有了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的艰难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