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7期

《教师博览》改变我的人生

作者:黄永君




  对我来说,每次看到《教师博览》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因为在这本以文摘为主的杂志上,我连续三年发表了三篇征文,而且连续三年获奖。细心的读者如果对我的拙文还有印象的话会发现我的通联地址变了。其实我还是怀来县鸡鸣驿中学那个黄永君,能到教师进修学校工作,为全县三千多教师提供服务,是我这个毛头小伙子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但现在却成了事实。今年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而《教师博览》上这三篇文章确实发挥了作用,给我创造了条件,功不可没。想起这本刊物,心里总是甜丝丝的。下面是几则相关故事:
  去县城遇到自己高中或是师专同学,是一件令我感到难堪的事情。怎么说呢?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卑在里面吧!很多同学能在城里买楼房,进“两电(电力局、邮电局)一草(烟草专卖局)”;次一点的也在县城一中、二中等单位。而我的工作单位———您能想像得到———是一所乡办中学。某日我去县城办事,,恰碰上自己的一位在县城一中上班的同学,他问我:你在《教师博览》发了文章?我说是啊,刚收到用稿通知不久,样刊还没寄到手里。你咋知道?他说,他们的副校长在教师会上读了我的文章,意在启发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学会机智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那一刻,我隐约觉得《教师博览》这本杂志也许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机会。再以后,遇见同学,说起话来好像底气足了好多。
  同事小赵家里姐妹五个,令人感到有趣的是竟然出了四个教师。她的大姐远在唐山教书。姐妹俩在一次通电话时,她大姐竟然问起和她同校的是不是有个叫黄永君的,在《教师博览》发表了文章。小赵在平时的闲谈中和我说起这件事,很自然地,这又让我暗暗高兴了好几天。
  《教师博览》刊载作者的文章,不仅署上名字,还要打上通联地址,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往往还能收到不止一封的读者来信。素昧平生,有人来信向你倾吐心声,仅凭读过你的一篇或几篇文章就能对你相当信任。在这个大讲“诚信”的社会中,有多少像这样的事情,我不好说。
  在众多的杂志中我对《教师博览》的感情最深,事实证明我是从她那里获益最多的,同时也是最大的。衷心祝愿《教师博览》越办越好,感谢《教师博览》,是你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演绎了许多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