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7期

大脑里的“天才按钮”

作者:蒋 薇




  目前,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大脑皮质内140亿个神经元通常有效工作的才有7亿左右,只占总数的5%。如果能“开动”10%,人就会变得相当聪明;如果用上20%,便可以称为天才了。能否将所有尚未利用的资源都开发出来,让一个常人变成天才呢?专门研究脑颅内容物的俄罗斯神经生理学家自有他们的看法。
  彼得堡人脑研究所的神经生理学家率先在活人的脑颅里找寻人人都想找到的“天才按钮”。据现任“大脑”中心科学顾问纳塔利娅·别赫捷列娃院士称:在一次刺激大脑皮质下的一个细胞核时,她的工作人员曾亲眼目睹一名试验对象“聪明”了两倍左右,他的记忆力大大增强。在刺激大脑的这个点之前,他的大脑在几秒中内只能记住5~9个任意挑选的单词,经过刺激后马上增至15个或更多。他们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吓坏了,担心万一大脑对这种借助外科器械突然释放的超级才能进行报复,最后让病人变成一名白痴。从此他们就再不敢进行类似冒险的试验了。
  但是,俄罗斯研究人员的这些试验仍在其他国家进行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不久前曾在大脑内成功地发现“天才区段”。这是位于右颞下的一个特别区域,它的作用就是不让人有成为天才的可能。米勒相信,如果将这个区域“打开”,那一个人的创造才能就会得到尽情展现。他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对72名因各种原因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过研究。只要是右颞下受的伤,人就会变得快认不出来了。比如说,一个9岁的男童在部分大脑受损后竟成为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个56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害后成为一名大画家。
  米勒还表示,他能借助手术刀和一两件神经外科器械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及其个性和信仰。当然,对这些变化目前还很难有个定论,但这种有所控制的个性变化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比如说,到那时候就能将一个完完全全的白痴变成爱因斯坦。
  彼得堡人脑研究所所长梅德韦杰夫进一步证实米勒的结论,他说:“被称为‘测错仪’的压制天才的区域是存在的,这是科学事实。它是一种内部‘预防机制’,不让我们的行为举止偏离常规。每当我们想出一个新招儿时,就进入了‘这不允许’的制约状态,使我们觉得这种想法没多大意思,也就会失去兴趣。但如果是这个机制出了毛病,或者说受了损害,那聪明的念头和天才的理论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今天通过人工途径也能把一个常人变成天才,只是得冒很大的风险。一个正常人能保证思维、跑步、跳跃和爱,这已经足够,而天才都是一些偏离了常规的人,他们有些素质特别发达,有些则被抵消。比如爱因斯坦,他能在绝对违反逻辑的领域内有重大突破,却很难与人交往。很多天才实际上都是有病缠身的人。有不少专家认为,大多数天才的大脑正是因为有毛病才得到“解放”。毫无疑问,“测错仪”,或人们称为“天才区段”的这个区域可以有意地激活起来,从而“定做”一些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艺术家。
  大自然本身只将极少量的才能分配给人们,并且只给一定的数量。这方面多,那方面必然便少。比如说,智障病人就具有非凡的创造天才。他们的智力测试肯定拿不到高分,几乎不跟任何人交往,但是他们在数学、音乐和造型艺术方面很有天赋。
  为了彻底“开动”大脑,不用手术刀也能做到。阿德莱德弗林德斯大学的澳大利亚科学家认为,借助磁场切断大脑的一些区段,就完全可以激活那些超级数学和艺术天才,不久前在17名自愿者身上所进行的试验就是明证。研究人员对他们的整个大脑进行磁刺激,将大脑皮质的有关部分断开几秒钟,获得了惊人的结果。有5个人能很快算出星期几都是固定的日期;还有6个人能凭记忆把马头画得一点儿也不差;其余的人轻易就能一下子记住好几个通信地址。
  这些试验表明,一个人的非凡才能并不是像很多人所认为的是勤奋的结果,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关键是如何去唤醒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