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7期

父亲的来信

作者:威廉.何克兰登




  父亲68岁时退休。退休前曾在南卡罗来纳州一个浸信会教堂任牧师达12年之久,在此之前,他曾当过乡村邮递员,同时兼任4所教堂的牧师,这样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每周6天,父亲穿行于佐治亚州东北部的红土山中,艰苦跋涉为人们带去邮件,同时也为他的教区的人们祈祷。
  在父亲80大寿前夕,我寄信给他,捎去我们晚辈的美好祝愿。让我们高兴的是,父亲一如既往,各方面状况良好,身体健康,头脑清晰,待人友善。他年轻时的努力奋斗为他带来了幸福的晚年。最令人欣慰的是父亲永远是那么开朗乐观,心态平和。
  我在信中真诚地劝说父亲应该和母亲一起好好享享清福。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布置舒适的家,还拥有—份丰厚的退休金,老两口真该过过清闲日子、颐养天年。
  “‘享清福,爸爸。’”父亲在回信的一开头就学着我的口吻写道,“‘你干得够本了。’”字里行间透出父亲的不满。
  “我明白你的好意,”父亲接着写道,“你的关心和问候让我高兴,但你所说的‘享清福’却让我不舒服。”父亲清楚地知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愿意走那条坑坑洼洼的山路,他自己对那条路简直是再熟悉不过了。“如果我听从了你们的劝告,对我们来说生活不再会有困难,其实这才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事情呢!”
  “只享受现成,会让人在一生中失去很多很多,生活要靠自己去奋斗、去拼搏,做每件事情都需要意志力,而每一次的努力对你都会意味深长,人的意志力也会在每次的努力之中得到发展和加强。”
  “你知道吗,孩子,什么是我和你母亲生活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日子?”他欣喜地写道,“不是当我们所有的债务都已还清,不是所有的尝试、努力、困境都已经成为过去,也不是当我们拥有了一栋真正属于自己的宽敞的住房,并且安顿了下来。不!不是的,我的孩子。我好像又回到了好多年前,回到了那个我们只有3个小房间的家中。当时我们为了生计而起早贪黑,拼命劳作。那时一天中我很少能享受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就是直到现在我都搞不明白的事,疲倦从未和我沾边儿,每天精力充沛,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自我感觉从来就没有那么好过,我想答案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是在为生存而奋斗,我们在竭尽全力地用自己的双手呵护供养着我们所爱着的人。”
  父亲似乎觉得意犹未尽,好像仅此还不能说服我似的,继续写道:“当你在拼命干的时候,成功与否好像并不是惟一重要的事情,我觉得成功的时刻实在算不上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当你经过努力看到了希望,当生活陷入困境,当你有所期待,甚至是当你失败的时候。如果一个人真不幸到只能享受现成生活的话,那么在生活中,他就仅仅是个旁观者而已,不是参与者。那意味着什么?难道不是失去很多很多吗?孩子,切记:最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你一生中行进的路程。”
  父亲的信是这样结束的:“孩子,我有个请求,在我下一个生日到来的时候,叫醒我,催促我去干些事情。因为那时我又会少去一年做事情的时间———可是却有那么多事情等着去干呢!”
  记得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给他在大学读书的女儿的一封信中,祝贺她刚刚摆脱了一个学术困境,他告诫女儿,只要活着我们就必须每周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其间他引用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话写道:“难道人生所有的路都是上坡吗?是的,直到终结!”
  今天,96岁高龄的父亲仍在那条漫长的路上,奔波、跋涉、攀登!他一生的坚强信念支撑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