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7期

梁思成讲课趣闻

作者:文 余




  梁启超之长子梁思成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代宗师,因其对我国建筑业的卓越贡献,受到海内外人士的敬重。同时,出身名门、家学渊源、学贯中西的他,作为我国早期的建筑教育家,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启蒙教育。他讲课幽默诙谐、生动有趣,留下了许多佳话。
  据梁先生的学生回忆,梁先生讲课注意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讲西方建筑史时,梁先生把雅典卫城中伊瑞克先神庙的女神柱廊上的女神雕像,和我国古建筑中的力士雕像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他在讲台上像演员一样,自己做了一个悠闲自若、亭亭玉立的少女姿态,接着又做了一个骑马蹲档式、咬牙切齿举千钧的姿态,引得哄堂大笑,给学生印象极深。
  在20世纪50年代,他在课堂上,讲到了北京城的前身金中都。梁先生引述了一段趣闻,说金章宗有一天和他的妃子一道散步,两人坐在一个土丘上,金章宗即景出了一句“二人土上坐”的上联。这句上联既抒写了当时情景,又表述了两个“人”字放在“土”上就是“坐”字。这是一种拆字格的对子,是很难对的。但那妃子却应声答出“一月日边明”的下联,既说出“日”和“月”组成“明”字,构成工整的拆字格对仗,又贴切地点出自己在皇帝身边如月伴日的亲密和祥瑞,实在是难得的妙对。学生陶醉地听着梁先生的讲述,但同时又疑惑先生讲这故事的用意。接着就听到梁先生说,一位少数民族的皇帝和宫妃能进行如此水平的应对,说明这个民族汉化程度之深,由此不难推想金中都的规划、建设必然是承继汉文化的传统。至此,学生才明白梁先生讲故事的深意,同时领悟到梁先生讲课的精辟、深刻、睿智、生动。
  后来,他作古建筑维修方面的学术讲座。讲课一开始,他首先说:“我是‘无齿之徒’。”满堂为之愕然,以为是“无耻之徒”。这时,梁先生缓缓接上说:“我的牙齿没有了,后来在美国装上这副假牙。因为上了年纪,所以装的不是纯白色的,而是略带点黄,因此看不出是假牙,这就叫作‘整旧如旧’,我们修理古建筑也要这样,不能焕然一新。”把维修与保护古建筑的关系讲得非常形象、透彻,赢得满堂喝彩。
  梁思成先生正是用这种生动幽默的方式,为祖国启蒙了一批又一批建筑学界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