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7期

中国科学界的急功近利

作者:刘 溜 钱丽花




  吴瑞,美国康乃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教授,选取2000年为一个样本,做出如下估算———该年中国大陆生物学家的数量、政府资助的生物学实验室数量以及在此领域发表的论文总数,与美国同类数据比较,结果大致相近,但是,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发表的具有国际水准且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论文,却不到美国学者的4%。
  现实情况是,中国学者的绝大多数论文发表在国内杂志上,只有极少数发表在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国际杂志上。
  
  科学家的“人头税”
  
  “给你钱,就得在一定时间内出成果”,这是中国科学界的一种习惯心理和做法。
  “我们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罗跃嘉说。他研究的是人的意识问题,属于基础科学。
  罗跃嘉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申请到的基金是500万元,10个课题组在3个方向上做,要求是必须在3年内完成3篇论文。现在他们已经发表了3篇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美国科学月报》上,但实际上这些论文是由于有先前延续下来的工作基础,因此完成得比较顺利。
  最近罗的小组又争取到1000万元基金。要在2到3年内完成课题,成员们都觉得时间非常紧迫。“实际上,真正要得到有价值的成果,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罗跃嘉说。
  中国国家天文台的著名天文学家李竞对此感慨颇多———科研室一年完成多少任务量都有具体数目;每个研究人员一年必须完成多少篇文章也是有要求的,“我得拼命完成指标,整天为发表文章着急”。
  李竞把这形容为科学家的“人头税”,“科学人头税”的直接后果是,大家都竞相去做马上能出成果的项目,甚至以大化小,把一篇研究论文拆成好几篇发表。很多科学家就这样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这类平庸的、重复性的工作中去。
  
  科学为什么如此浮夸
  
  中科院微生物所教授周培瑾介绍,在SARS肆虐期间,一些科学家曾经夸口自己能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研制出疫苗或药物。这完全有悖科学规律,但他们不这么做,可能就争取不到研究经费。
  “基金的申请、评级、评职称,都要跟论文发表数量、‘出成果’的速度挂钩,还要跟各种奖励挂钩”,中科院院士、中国“虚拟人”研究的学术带头人钟世镇在接受采访时说。
  这种政策导向使相当一部分年轻学者有急功近利的毛病。“现在到处都在抢基金、抢评奖、抢学术团体的名誉地位,但其实一个科学家一辈子有一两个有方向的、规律性的科研成果就很不错了。”钟世镇还认为,科学浮躁之风盛行,一些新闻媒体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他以自己研究的领域为例。数字化虚拟人,就是用计算机技术来研究人,现在这个项目还是刚刚开始研究,但是新闻媒体频繁炒作后,如同工作已经完成了一样。新闻发布会上,不少媒体一报道就是5个“国际上的领先”。
  这种争功夺利的做法,还滋生了另一种现象:学术团体各立山头,缺乏合作,造成科研人力、物力的重复性浪费。
  
  诺贝尔奖不是安排出来的
  
  科学需要规划研究的大方向,但过于细致的“规划”和“安排”,是急功近利的另一种表现。
  “国内喜欢组织大项目,对基金的运用管理非常仔细,你要说出你的基本路线、实验方法、研究步骤等等,”罗跃嘉对此提出异议,“这种做法,我个人认为还是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和科学规律不一致。”
  “上世纪末,国家安排了当时被认为是精英,能出成果的一批人,叫做‘二十一世纪人才’,政策优惠、基金优惠、物资优惠,但是不是这些人都变成了学科带头人呢?我不敢说是全盘失败,但我认识不少人,当年曾是其中一员,现在却没有什么作为。”李竞说,“以人为的政策倾斜催生世界水平的成果,这种手段已经用了几十年了,现在应该坐下来检讨检讨。”
  相比之下,国外也有“规划”,但只是确定研究的大方向,更注重的是科学家个人的发挥。
  “他们只要觉得你有能力就把钱给你,怎么做是科学家个人的事情。”罗跃嘉说。科学史上的很多重大发现,都出自科学家在个人兴趣方面的研究。
  “科学,不是你要我做什么我就能做得出来,你不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不出来。诺贝尔奖就不是规划出来的。”中科院微生物所教授周培瑾遗憾地说,“中国的科学家还缺乏科学的自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