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6期

难以走下讲台的语文

作者:李希贵




  在一个全国性课程改革现场研讨会上,有一节“优秀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语文观摩课,课题是初二年级的《口语交际·交流格言》。
  执教的是一位中年女教师,看得出来,她教学基本功很好,课上得也很严谨,课堂上浓郁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涌动着的自信,使我们不得不钦佩老师长期以来对学生情感、态度的陶冶。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有的学生敢于对老师说“不”。
  学生们带来了好多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自搜集来的格言。虽然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老师,但大家还是情绪振奋,一个个跃跃欲试的样子,像是在等着上演一台满有把握的话剧,丝毫没有一般公开课常见的紧张与压抑。
  课从老师的“以身示范”开始,她带来的格言是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老师显得有点动情,在讲到自己为什么喜爱这一格言的时候,她的眼睛开始有些湿润,语调明显地“慷慨激昂”,语词丰富而又华美。
  我有点纳闷,“口语交际”是这样示范吗?老师尽管没有走上讲台,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在高高的讲台上,没有谁和老师“交际”,因为近在咫尺的老师似乎离学生们太“远”了些。
  接下来是急着上台的学生,第一位是个男孩,他把自己用毛笔书写的“劳动能乐寿,勤俭可永年”贴到了黑板上。他的语速有点快,语调有些不稳,显然是想赶快完成任务。毕竟是第一个,老师还是高兴地表扬了他。
  第二个上台的是坐在我旁边的语文科代表,她写在黑板上的是李大钊的惜时格言:“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凭直觉,我断定这是一位有着良好语文素养的女孩。她声情并茂,从讲台上走下来,像歌星一样走到同学们中间,烂熟于心的稿子写得漂亮,朗读得也漂亮,人也长得漂亮,再加上一句流利的英语结尾,博得全场包括听课老师们的热烈掌声。
  掌声的热浪似乎把我浇醒:掌声给的是学生?还是老师?还是课堂?我有点搞不清楚:这节课到底是口语交际,还是演讲会?
  课上得很顺,师生配合得很默契,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也颇有些“出彩”的地方。显然,老师在备课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却有可商榷的地方。在我看来,至少是新课程一再强调的有关学习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理念,并没有被老师真正接受。对于口语交际来说,有三个要素是不可偏废的,那就是“倾听”、“表达”和“应对”,而且,特别应该重视的是,交际的过程应该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但这些在这节课里都没有,应该倾听的时候,孩子们却在忙着给每一个“演讲者”填表打分,而“应对”则变成了对每一位演讲者的评价。一部分是演员,而另一部分是观众,这种语文教学的模式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语文课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从讲台走向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够充满学生的真情实感而变得有趣而又自然呢?
  我是第三次听《口语交际·交流格言》了,前两次授课者也毫无例外地把交际课上成了演讲课。为什么我们常常把交际课上成演讲课?为什么我们喜欢把语文课上得如此严肃、庄重而又高高在上?
  其实,我们早就对这样的语文课习以为常,甚至可以说是麻木不仁了。语文课只是语文课而已,它上演的是阳春白雪,是与生活毫不相干的故事,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不能教,而我们喜欢在课堂上大教特教的东西又偏偏在生活中派不上用场。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太重了些。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专门用来进行语言训练的语文课上,我们用于训练在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听和说的内容的时间,远不如读写所用的时间,甚至,即使看上去是在训练一些听和说的东西,实际上也差不多都带着深深的写的痕迹。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旅美华人把孩子送到了当地的学校,谁知孩子第一天学会说的话竟然是“我要上厕所”。这使她大为恼火,一气之下,电话上与校长“兵刃相见”,但校长的一句话却把她给“噎”住了。校长说:“请你留心一下,你那5岁的孩子最常说的不是这样一些话吗?你认为,你的孩子不需要这样一些话吗?”需要当然需要,问题在于,我们这位家长上学的时候,语文课一直是在讲台上“高雅”得走不下来,走不向生活。要她马上转到这样一条语文学习的道路上,她感到太突然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致力于语言教学研究的老专家,为了弄清儿童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语言需求,把录音笔挂到孩子身上,用以搜集、积累、梳理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不同情境中的语言材料,并以此为起点,研究生活中活生生的语言,寻找特定年龄的语言学习规律,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专家吗?我们的语文老师,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