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5期

什么是“博客”

作者:佚 名




  Blog是Weblo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Blogger(博客)则是指写Blog的人。具体说来,“博客”这个概念应该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
  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
  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以便给其他人参考和遵循。现在,全球有接近100万Bloggers,而且每4秒中就会产生一名新的Blogger。
  为什么Blog仿佛一夜间成为了媒体捕捉的对象,那是因为在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简单易用的Blog工具。人们可以用这些工具轻松自如地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灵感想法、得意言论、网络文摘、新闻时评等沿着时间的发展灌入Blog中,还可以与朋友、家人、同事、网友进行分享。—些被广泛采用的工具,如Pyra Labs的Blogger.com,已经在Blog自身社区化的过程中吸引了数十万注册人数,很多Blogs成为网络用户甚至公众媒体的消息来源,这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加之《财富》杂志把Blogger.com评选为2002年最酷的公司,Blog成为人们的一种谈资和媒体追逐的素材。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反倒有人担心Blog会不会只是一种“时装秀”。
  但是,国内一批最早推动Weblog的先行者,包括互联网实验室的方兴东和姜齐平等都相信Blog绝对不是一种流行时尚,而是为本来具有终身学习精神的人们提供的一种新的网络应用工具。既然是这样,这个工具也就会在学习的规律下自然发展,而不是一时流行的风尚。而从Blog本身的技术和工具发展状况来看,Blog也许不仅仅是单独存在的工具,而是会逐步融入到学习性组织和教育机构的整体系统中,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协同工作和个性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