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3期

一路欢歌

作者:郭静娟




  期盼已久的六月铃声终于叮当叮当地如期而至,带着似轻松似恍惚的神情,高大的孩子们几个跨步就越过了那条白色禁区线,倏忽间便融汇到陌生的同学中,让我分不清哪些是看熟的背影了。我一边努力让怦怦乱跳的心跳得平缓些,一边在心里捕捉他们的模样,想像他们怀着一颗怎样激越的心,静静地等候在各个教室的门口,等候入场提笔书写他们的美丽人生。
  当校园静止到仿佛只剩下一片落笔的沙沙声时,我心中何止千回百转。笔尖触摸白纸的若有若无的沙沙声,一下子就在我的心中洒落了星星点点的岁月沧桑,光阴,在转眼间已成故事。
  远远的,从家乡的小路上摇来一串清脆的铃声,仿佛那快乐的邮递员老头正一边大声吆喝着祝福,一边递给我沉甸甸的师大通知书。此时,从我心头漫过的,是浅浅的失落和忧伤,一直弥散到空旷的荞麦青青处。大学四年,终究认定是师大选择了我,这对我的人生会是一个遗憾,我不能确定会在明日的三尺讲台捡拾到自信和荣华。
  带着行囊重回宁静喧哗的中学校园,我才发现,这个偶然也许恰恰是命运对我的眷顾与垂青。因为,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那些端坐着仰视我的双双清澈的明眸,恰好用来盛放潜伏在我心底深处的热情和虚荣。我开始一边尽情挥洒自己薄薄的一叠积累,一边收获学生的喜悦和热爱,收获来自内心的舒坦和喜欢。许多年来,在菁菁校园里留下的,竟是意想不到的一路欢歌。
  等到六月的铃声渐行渐远,年少的他们步入海阔天空,而我,将回到起点开始新一轮的知识挥洒。当年那份浅浅的失落和忧伤重上心头,我突然想起一个孩子感伤的文字:当我渐渐长大,我发现,儿时的记忆好像错了位,是因为母亲发上的颜色给了我,父亲眼里的神采传了我!
  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成长的孩子们在老师的眼中会不会再也找不到令他们心动的光芒?日复一日的挥洒中,那叠薄薄的积累会不会轻得托不起任何深情的注视?日历一页页翻过的,会不会都是流水,落不下任何痕迹;当岁月老去,我拥有的会不会仅是那些虚无的分数和淡去的容颜,记忆里会不会模糊一片,找不到旧时月色,找不到昔日时光;如果我提灯照亮了学生的前程,自己的脚下却是一片漆黑,并因此迷失了方向,那么,我还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提灯人?
  突然很想拥有和学生一样的天空,永远希望,永远追求。在每一个清晨,我醒来,对窗沉默,会满心欢喜地等待太阳升起,等待一路欢歌。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惟有思想是可以自己进修的,所以,在厌倦和疲惫与时光一起前来按响门铃以前,我选择了阅读和文字。只是,我的阅读和文字已经不是用来盛放虚荣,我只是,想为平凡的生活穿件美丽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