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2期

“支那”源流考

作者:倪建周




  词语作为表达思想的载体,常常被打上时代的烙印,留有历史变迁的痕迹。“支那”一词的称呼也是一样。据考证,“支那”原是“Cina”的音译,是古代印度对古代中国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梵文佛经中。梵文Cina进入不同的语言中,其读音变化不大,译音是“China”,“支那”、“脂那”、“至那”或“震旦”。根据对Cina来源的不同看法,其原始含意也不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四种:1.认为Cina在梵文中表示中国“丝”,古代印度人、波斯人,古希腊人,都用中国丝(梵文Cina)指称中国;2.认为Cina是秦国的“秦”的梵文译音,Cina的梵文含义是“秦国”,是古代印度人对秦汉时期的中国的称呼;3.认为Cina在梵文中有“偏僻遥远”的意思;4.认为Cina指羌族。
  梵文Cina在印度出现后,向西方传播,经由中亚到欧洲,进入英语后逐步演变为今天英语中的“China”。
  日本与中国自古有密切交往,日本人使用汉字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受以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影响,日本在中世之前随着中国王朝的更迭,对中国的称呼主要有“唐国”、“大宋”、“大明”、“清国”等。Cina进入日本后,大多数音译为“支那”。日本辞书《广辞苑》解:“‘支那’,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源于‘秦’的转讹),初出现于印度佛典。”
  日本社会开始用“支那”蔑称中国始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先是震惊,继而因胜利而陶醉,上街游行,狂呼“日本胜利!‘支那’败北”。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情感和心理,“支那”逐渐由中性词演变为贬义词。甚至到19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荷兰字典中,对“支那”的解释成了:“支那,即愚蠢的中国人,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等。”
  日本等外国用“支那”蔑称中国,在海外的华侨中曾引起强烈反感。有些留学生和华侨投书日本报纸,要求日本人不要再用“支那“一词,改用”中国”,并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国号称谓的争论。1908年,印尼华侨曾向统治印尼的荷兰殖民当局提出抗议,反对“支那”的侮辱性称呼。在中日签订《二十一条》、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后,中国国内爆发了更为强烈的抗议“支那”蔑称的运动。
  二战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支那”逐渐变成死词,不再使用。但在日本,至今仍有极少数右翼分子仍故意称中国为“支那”;极个别人还把面条叫成“支那面”。日本出版的一些地图上把中国东海叫成“东支那海”(只不过把“支那”二字改用平假名拼写),这种种行径,都曾引起海内外华人的愤怒和反感。
  (荐自《百姓》2003年9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