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2期

珍惜人生的“有效期限”

作者:游宇明




  台湾著名漫画家几米有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非常空灵、飘逸。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经脉突出、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颗石头,大石头上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洁白的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朦朦胧胧的影子倒映在水里,显得那样圣洁、诗意而又孤寂、无助。旁边的诗云:“一艘小纸船,悠悠地飘过来,吸饱水分,渐渐沉没。世界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看到这漫画的一瞬间,我的心好像是被什么触动了一下,“世界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句话充满了太多的禅意。
  是的,美好的事物永远是有“有效期限”的。
  你的事业有“有效期限”。事业的时间性,一方面表现在无论我们干出的事业多么辉煌伟大,后人不可能完全依照我们的经验、想法行事。另一方面,一个人能够干事业的年龄有限,就那么短短的二三十年,还要恰逢好时机,恰遇志同道合者方能大展身手。
  你的爱情有“有效期限”。且不说一个人爱另一个人是激情的产物,时段不同,爱会有所改变;就算是两人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彼此能够真正携手走过的日子也有限得很。地震、灾难、疾病、衰老等许多无法确定的因素,随时可能改变我们曾经的初衷和诺言。
  你的亲情有“有效期限”,父母可以陪伴你的前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后半段;儿女能够照顾你的后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前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间里,称心如意地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儿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里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一样。
  人生的“有效期限”实在数不胜数。世间万物的“有效期限”贯穿于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填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美好事物的短暂性、时效性教会了我们珍惜。我们热爱梅花,是因为它独独袒露在冬天;我们喜欢菊花,是因为它只是微笑在秋日。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限”,我们想什么时候拥有就可以什么时候拥有,我们对花的那份期待、感恩就会大打折扣。事物的“有效期限”也激发着我们的进取精神。一切都有时间限制,一切都时不我待,我们自然也就想到:要在生命的有效期内成就自己向往的事业,付出自己积蓄的情感,把人生的辉煌留在时间的显示屏上。
  生活已经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他们的脚步走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脚步越是容易被心灵的框框束缚,拥有的世界就越小。“世界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种规律不会因为人的职务高低、名气大小、财产多寡而有所偏爱。我们能够做的只是让这种美好保持得长些、再长些。只要为美好的延长做出了不懈努力,我们的生命就是有价值的,值得赞赏和尊敬,且当独自回味时无怨无憾。
  (荐自《心理与健康》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