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期

还是那块田

作者:许 丽




  暑假里,我回了一趟乡下老家。这半年,老家大变样了。由于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穿过这儿,所以村子里好多人家拆迁了,又纷纷在公路两边新盖了房子。
  拐个弯就要到家了,这时我注意到了那一块低凹的田。它是三婶家的,当然,三婶是不把它称作"田"的,她说那叫"水洼坛子"。确实,这块田地势不好,水排不掉,种的稻子总是恹恹的,杂草丛生,现在怎么长得这么茂盛了?
  原来,今年村子里重新划分了责任田,这次那块田分给了二婶家。妈妈告诉我,以前三婶总是抱怨自己家分的田不好,十几年来这块田一直是一个没有多少收获的地方。现在当这"不好的运气"降临到二婶家的时候,二婶认为与其整天抱怨,不如多付出一些劳动试试看。她只不过想办法花了几天工夫挖了一条小沟排水,然后和往常一样地拔草、施肥、打药水。后来,庄稼也一样精神抖擞地长了起来。
  一样的种子,一样的田,杂草没有了踪影,枯黄变成了碧绿,瘦弱变成了茁壮,其实不过是多挖了一条小水沟。妈妈跟我说了一句话:老古话说,只有懒人,没有懒田。"只有懒人,没有懒田",这样的"老古话"多么的意味深长呀,我的心中似乎也悟出了一点道理来。
  "那三婶家现在种的稻子长得好不好呢?"我问。妈妈顺手指给我看:"你瞧那里。"我抬眼望去,似乎还是那样无精打采的。
  开学了,我回到了学校。又分班了,办公室里有的老师在为自己的班上来了尖子生而欣喜,也有的老师在抱怨,我却不禁又想起那块乡下的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