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2期

樱桃花开

作者:李永进




  十多年前,我在大山深处一所初中任毕业班班主任。学校里三间简陋的砖瓦房是教室,那一排低矮的宿舍兼办公室呢,据说在大集体时就是一个养猪场,墙壁早已斑驳,要是遇上雨天,房中便到处唱起了“泉水叮咚响”。
  但是年轻气盛的我并没有被艰苦环境吓倒,我深知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炼人的意志,越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心中有一个目标——初升高实现零的突破。于是我把星期日变成了“星期七”。每一天,我都把学生“捆”在教室里,上课、演算、考试……从拂晓至深夜,每天重复着昨日的故事。为了培养尖子生,我发动所有的任课教师给每次考试前十名的学生“开小灶”,这些尖子生只要是在补课,他们是可以不受课表和铃声的制约的。
  这样做显然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当有效,当然,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日益严重。最后,为了使我的学生们能够成为一支冲刺中考的精锐部队,我采取了断然措施——让考高中无望的学生提前两个月毕业。
  在有关领导的默许下,13名“双差生”被刷下来了。
  那天早晨,我站在操场上,目送着这些学生零零散散地从我身边走过,从他们哀怨的目光中,我读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愤怒与无奈。看着他们孤立无助的身影在弯弯山路上消失,我心里也酸酸的。
  但这种感觉很快就被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所带来的喜悦冲洗殆尽——我的学生中竟然有人考上了中师和县一中。这在当地引起了极大轰动,人们都说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我因此而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
  我的事业由此走上了坦途,从普通中学到重点中学,从初中到高中,从山村到城镇……
  然而,就在我为自己取得的成绩倍感欣慰甚至有些自鸣得意的时候,一次巧遇却将我拉回这段早已尘封的往事中。
  年关将至,我搭车回到乡下的老家去。好不容易挤上了车,发现车内早已人满为患。我左冲右突,想为自己找一块立足之地。旁边座位上一姑娘站起来,亲热地叫我老师,给我让座,我心里一热,心想还是当老师好。她黑亮亮的眼睛里满是热情,脖子上围一条雪白的围巾,就像严冬过后绽放在悬崖边的一朵樱桃花,格外引人注目。
  看着那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一时竟想不起来何时曾做过她的老师。
  短暂的沉默之后,我突然想到一个被我勒令提前毕业的学生——一个不爱学习、性格倔强的女孩——杨珍儿,记得她与同学发生争执时,常常要把对方说得瞠目结舌、理屈词穷才肯罢休;当老师批评她时,她就拿那双黑黑的眼睛直直地盯着你,一脸的不服气。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杨珍儿站在我的旁边,双手紧紧地抓着椅子的靠背,才能勉强站稳。我却很舒服地坐着,心里充满了惭愧。于是,我与她交谈起来。原来这位不起眼的学生现在已是我县惟一的一家民族服装厂的厂长助理。通过自学,她早已拿到了专科毕业文凭,现在正一门心思地研究民族服装的时尚化呢。她说在中学时代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条班训:前程未可量,奋发而为之。那时她就爱琢磨服装,只不过没有机会展示自己。但她说还是应该感谢老师,因为老师没有过多地修剪身上带刺的学生,不然她也没有勇气从大山里跑出来闯荡了。
  其实,那时我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差生”,我的注意力全在那些“尖子生”身上。我不由得想到了她的一位同班同学,就是那位曾给我带来莫大荣耀的学生,后来当了好几年老师,前不久听说因学生满意率低而落聘,被迫改行做门卫去了。
  真是阴错阳差世事难料啊,现实无情的嘲讽让我的心沉落于这白昼的黑暗中,迷失了方向。那13名未能参加中考的学生,他们离校时那无助的身影和哀怨的目光灼痛着我那颗自私的心,他们的宽容和善良让我汗颜。
  下车了,冷风迎面扑来。杨珍儿将垂到胸前的白围巾轻巧地抛向脑后,温柔地和我说再见,然后向那条弯弯的山路走去。这时我突然惊异地发现,路旁的几株樱桃树光秃秃的枝条上竟然绽放出了一串串雪白的花朵,在瑟瑟的寒风中笑迎路人。
  (作者地址: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摇邮编:443501)
  ■责编:叶万军 插图: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