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9期

纳米技术:福祸一念间

作者:程 磊




  “纳米技术的高速发展甚至会出现类似于可能使冷冻尸体复活等一些看似荒诞的事情。”ETC组织相信,到2005年纳米技术将会取代基因技术成为最受争议的应用技术,影响遍及农业发展、计算、医护、国防、服装等。更有科学家指出,纳米技术制造的产品会自行复制,如果没有限制,最终将消灭人类主宰地球。而现实情况是,纳米技术和克隆、转基因技术一样,在全球都没有达成一个国际法规来进行约束。美国《发现》杂志评出21世纪20大危险,纳米技术便在其中。由此,记者专访了ETC国际组织(action group on Erosion Technology and Concentration)纳米项目的负责人Jim Thomas。
  三联生活周刊:纳米对许多人来说不算一个生词,但纳米技术究竟是什么,能给人类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
  Jim:物质粒子是以纳米为单位计算的,纳米比头发的宽度还要小8万倍,纳米技术利用这些不寻常的量子性质以及准确地操纵原子来创造新的分子结构,在最根本层次上改变自然及创造新物质,包括生命在内。纳米技术的用途多得令人难以置信,比如它可以治疗疾病、延缓衰老;清除有毒废料、增加人类食品供应;还可以修路、造汽车、建摩天大楼。而且,这还只是开始。这种技术能让计算机变得很小,整个美国图书馆的藏书只需要一块方糖大小的东西就可以装下。制造桥梁和飞机的材料也可以用这种技术来加固和变轻。有了它,就连癌症都有救了。纳米技术会给21世纪带来革命的同时,破坏力比核能还厉害,如果不善加利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比如一种极其细小的污染物足以给整个地球的环境带来极度危险。
  三联生活周刊:目前纳米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怎么来描述?
  Jim:好莱坞正在拍一部大片《猎物》,讲的就是纳米技术。事实上纳米技术已经进入市场,一些墨镜、化妆品、纱布、衣服及爆炸品已经加入了人工制造的纳米微粒。纳米生物技术可以允许科学家在分子层次创造人工生命体。目前纳米技术已经是一个价值40亿美元的工业,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科学家及跨国企业正在领导这场将深远影响人类的科学革命。美国在本世纪的发展计划里有一项报告长达400页,里面就提到,要将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认识科学统一起来。全球目前有超过400家公司在研究纳米技术,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国家的机构组织。现有的纳米技术专利中超过90%为美国所有,这导致大国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还不包括纳米技术一些潜在的可怕危险。
  三联生活周刊:可怕之处在哪里?
  Jim:美国军事部门正在研究一种智能型纳米微粒,体积大小勉强能用肉眼看见,这种微粒能悬浮在空中,对一定范围内的军事部署、人员分布作情报侦察,这次伊拉克战争中是否运用了这项技术还很难说。但美国在越战时就曾使用过有纳米技术成分的经特殊改装的“臭虫探测器”,撒布在越南北方茂密的丛林之中。臭虫对人体的汗味特别敏感,这些臭虫一旦爬到人身上吸血时,背上的超微型无线电发射器便会发出信号,引导美国轰炸机和攻击机对发出信号的地区实施轰炸。美国的军事部门还打算通过纳米技术来强化军人的身体表现,比如强化他们的脚,使之拥有马一样的耐力;也会强化他们的眼睛,这样他们就不会误伤英国军队了。
  目前纳米技术已被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但原料仍然是砷化镓等剧毒物质,日本过去10年有6.1亿台手机废弃,相当于释放了近一吨砷毒物。
  在医学上,纳米应用比较广泛,比如有纳米微粒的纱布,但纳米微粒可能会透过我们的皮肤消灭我们的细胞组织。纳米技术因为微小,能够进入绝大多数物体无法进入的地方,比如含纳米微粒的化妆品就有可能进入皮肤,改变我们的基因。美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正在推广一种防晒霜,其中就运用到了纳米技术。
  美国最大的食品公司卡夫正在研究一种胶囊状的纳米食品,据说如果放在微波炉里,按不同的按键会使这个胶囊变成不同颜色不同口味的食品。
  我们还经过测试,在血管中用以携带抗癌药物的纳米材料也很容易携带毒素。因为纳米材料可以很轻易地闯过脑中的血管免疫系统,一些微小的纳米毒素就会占据脑部,这样,危险是无法想像的。
  纳米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但纳米技术最大的危险不是它本身,而是人用这种技术来攻击人。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人类对此至少要做些什么呢?
  Jim:和转基因食品一样,至少应该对纳米应用的商品作出标识,更重要的是对纳米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应该要像核武器一样有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在纳米技术发展上各国也应该达成一定共识。
  (叶万军荐自《三联生活周刊》2003年第17期)
  责编:尤文插图: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