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9期

模仿

作者:李姜洁




  那年刚接任一个新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课,从前任老师那里了解到,花名册上那个叫“尹小文”的同学要“特别关注”。
  不几天,尹小文就“犯事”了。作文课后语文科代表向我报告:尹小文添写作文批语。翻开科代表交来的“罪状”——尹小文的作文本,只见我给他的作文批语全被他用钢笔描写了一遍。看到学生竟敢如此不“尊敬”老师,我气不打一处来。我把他找来,狠狠批了一通,末了,又命令他抄写作文批语50遍,第二天一早上交,差一罚十。
  第二天,他准时交来罚抄的作业,我暗暗地想:没敢拖交,这回知道我的厉害了吧。为了让这件事“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又摆出严厉的面孔:“今后知道不该这样做了吧?”
  他怯怯地望着我,犹豫了一下,小声地说:“我觉得您的字写得好看,我想学。”
  我愣住了,只觉得手里那几张作业纸热得烫手。他竟用这种方式来模仿老师!为什么我没有早些俯下身子去听听他的声音?
  这件事以后,我再也不用罚抄数遍这类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学生了。箱底的字帖重新回到了我的办公桌上;写在黑板上、学生作业本上的每个字,我再也不敢马虎。孩子的眼睛就是一面镜子,每天,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映照在无数面镜子当中,为人之师,不经意间,就会被孩子模仿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摒弃瑕疵,让自己接近完善呢?
  (作者地址:湖北宜都市实验小学邮编:443300)
  责编:叶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