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8期

三本日记改变命运

作者:许遐达




   2002年初,一本名为《灰姑娘日记——一个中国女学生的生活》的书在法国出版,谁知道它竟改变了作者马燕小姑娘的命运。
  马燕是宁夏南部山区西海固张家树村的一名初二学生。宁夏回族自治区有7个国家级贫困县,西海固地区所在县便是其中之一,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不适合人群居住地区。这里土地贫瘠,十年九旱,人民生活十分贫困。由于当地重男轻女传统观念极为严重,所以女孩子没有上学权利。马燕有爸妈和两个弟弟,一家五口靠种田为生,生活十分贫困。爸妈要供她和两个弟弟上学,的确不易。然而在生性好强又有主见的小马燕的哭闹和坚持下,她便成为全村第一个上学的女孩。
  马燕很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常受表彰。但从三年级起她就两次面临辍学。她第一次辍学在家21天,割草喂羊羔,力争返校后,期末还是全班第一名。第二次面临辍学是在五年级时,因家里生活实在困难。小马燕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弟弟能上学我却不能?”妈妈只有暗自流泪。小马燕心想:我不能像爸妈那样不识字,没文化,吃苦受罪一辈子,我要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在马燕的坚决抗争下,妈妈终于松口了:“妈妈只能给你生命,不能给你远大理想。你去上学吧!”
  马燕用日记记录了自己艰苦读书的历程和对生活的感悟,以此激励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从四年级就开始坚持写日记,到五年级时已写了五本(其中四年级时的两本被爸爸卷旱烟吃了)。2000年5月的一天,法国《解放日报》记者韩石及其助手何延萍到西海固张家树村采访,马燕妈无意中将马燕的三本日记交给了两位记者。记者们被这位中国小姑娘两次面临辍学却自强不息,坚持上学的精神感动了。一个月后,法国记者再次来到张家树村,他们对马燕妈说:“我们愿意资助马燕,永远不让她辍学。”2002年1月马燕的事迹以两版的篇幅刊登在法国的《解放日报》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法国有不少中学生自发给马燕捐款。时隔不久便有家出版社表示愿意为马燕出版日记。日记出版后,在法国成为畅销书,不久又传到东欧和日本等国。日记的出版,不仅使马燕自己获益,而且她们村里又有三十多个小孩陆续得到资助,不少辍学的女童也重返校园。2003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长篇人物专访节目“面对面”记者王志专程赴宁夏马燕家采访。当采访即将结束时,王志问小马燕:“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马燕答:“上大学!上清华大学!我要当记者。因为记者可以到祖国天涯海角,去关心别人,帮助辍学女童。是记者发现了我,我才被大家所知道、帮助,我才有今天。人生道路要自己走,因此,我现在就要努力学习……”
  马燕是幸运的,改变她命运的不仅仅是偶然的运气和难逢的机遇,更可贵的是从她身上闪现出的对理想和对生活的执着。
  (根据央视2003年3月8日《面对面》人物专访节目整理改写)
   责编:唐河插图: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