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4期

你快乐吗?

作者:佚名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的邻居的脚步,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宽恕的心。
  
  物质主义是快乐的毒品
  
  自从科学家展开对快乐的研究后,如何使人们高兴的谜底已经渐渐解开。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明白为什么有的人经常都很高兴,而有的人却不是:快乐的人很少感到孤单,他们追求个人成长,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从来不管别人做什么或拥有什么。伊利诺斯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迪恩纳说:“对于快乐来说,物质主义是一种毒品。”即使是那些富有的物质主义者也不及那些不关心挣了多少、花了多少的人高兴。爱德还认为,如果经常与炫富的邻居做比较,这将会是不高兴的开始。
  米歇根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皮特森认为,宽恕与快乐紧紧相连,“宽恕是所有美德之中的王后,也是最难拥有的”
  
  健康不是快乐的重要因素
  
  科学家说,一个人追求快乐的水平有一半是遗传的。有些人总是往好的一面看,但是有些人总是朝坏的方面看,总是生活在黑暗之中,他们也说不出到底是为什么。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理曼说,对于高兴,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个“固定点”,就像人们定义的标准体重那样。人们可以放大或缩小幸福的感觉,但是他们不能过度偏离自己那个“固定点”。
  此前,许多人都认为身体健康是高兴的重要因素,其实不然,只有在病情相当严重时,健康才会影响到人们的心情。客观的身体健康衡量标准与生活满足无关,只与主观的感觉才有关。事实上,许多身体健康的人都不会太过于在意自己的身体。
  
  人类不善于预测快乐
  
  研究表明,人们并不善于预测什么将会使自己快乐。即使是快乐方面的专家塞理曼,也是如此。塞理曼说自己已经有两个孩子,不想再要了。但是他的妻子却想再要两个孩子,最后还是塞理曼妥协了。后来塞理曼却非常迷恋生下来的孩子,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四大快乐秘诀
  
  学会顺其自然
  好的感觉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只存在于头脑中,也表现在行为上。通常当人们在参加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动,达到忘我的程度时,生活满足就会出现,因为这时他们已经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忧愁。心理学家彻斯·森特·米·伊把这一现象称为“顺其自然”。彻斯认为,生命中许多活动的流程就是生命中的满足。你不必加快脚步到达终点,顺其自然就可以。
  善于利用“信念力量”
  塞理曼说,每个人都有“信念力量”,而懂得追求快乐的人就会利用它。“信念力量”会使你做出令别人感到奇怪的选择,但是你将会最终得到满足。
  保持感激的心情
  心理学家认为,感激的心情与生活满足也有很大关系。新的研究显示,把自己感激的事物说出来和写出来能够扩大一个成年人的快乐。其他研究学者指出,学会品尝即使是很小的快乐也有同样的效果。
  不要太在乎物质
  有证据显示无私的行为能够增加送礼者的快乐。崇尚简单生活、反对商业主义的新美国梦想中心的主席伊丽莎白·泰勒对此丝毫不感到奇怪,“即使是在假日时,也要牢记无私,我们的格言是‘多点娱乐,少点物质’,要为别人服务。”(徐厚裕摘自2002年12月12日《服务导报》)
  责编:江渔插图:邵宇